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8-38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35页 |
三、研究的难点与可能的创新 | 第35-3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第一章 社会共享发展相关问题概说 | 第38-70页 |
第一节 共享发展与社会共享发展的概念解读 | 第38-54页 |
一、理解共享发展的多学科视域 | 第38-47页 |
二、社会共享发展的概念解读 | 第47-54页 |
第二节 社会共享发展凸显的时代背景 | 第54-61页 |
一、理论背景:人类对社会发展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与日趋完善 | 第54-58页 |
二、现实背景:发展不公正在社会诸领域的普遍存在 | 第58-61页 |
第三节 以管理哲学看待社会共享发展:立论基础 | 第61-68页 |
一、立论基础之一:政府管理之于社会发展的推动效用 | 第62-64页 |
二、立论基础之二:政府在社会共享发展落实中的责任主体身份 | 第64-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二章 社会共享发展思想的历史回溯 | 第70-98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中的社会共享发展思想:天下大同 | 第70-78页 |
一、“大同”之前:先秦诸子的有益探索 | 第71-74页 |
二、何谓“大同”:儒家“大同”思想的正式提出 | 第74-76页 |
三、“大同”何为:“大同”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影响 | 第76-78页 |
第二节 西方政治哲学中的社会共享发展意蕴 | 第78-88页 |
一、以正义看待社会共享发展 | 第78-80页 |
二、以契约看待社会共享发展 | 第80-82页 |
三、以功利看待社会共享发展 | 第82-85页 |
四、以个体权利和共同体的善看待社会共享发展 | 第85-88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社会共享发展智慧 | 第88-97页 |
一、有益的启发: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及其社会共享发展畅想 | 第89-92页 |
二、科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社会共享发展哲思 | 第92-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第三章 社会共享发展本质与价值的管理哲学展开 | 第98-130页 |
第一节 社会共享发展本质的管理哲学审视 | 第98-110页 |
一、社会共享发展:现代政府社会管理的应然目标 | 第99-104页 |
二、公平正义:现代政府社会管理必要的价值关照 | 第104-107页 |
三、社会共享发展与公平正义在管理哲学层面的通约 | 第107-110页 |
第二节 社会共享发展价值的管理哲学探寻 | 第110-128页 |
一、社会公平与发展效率的兼容 | 第111-116页 |
二、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平衡 | 第116-122页 |
三、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的最大化 | 第122-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走向共享的实践探索 | 第130-158页 |
第一节 1949-1978年:当代中国对于社会共享发展的初步尝试 | 第130-138页 |
一、1949-1956年:以社会主义改造“铺垫”共享发展 | 第131-133页 |
二、1956-1978年:以计划经济体制理解共享发展 | 第133-135页 |
三、初步尝试时期中国社会共享发展的实践成就 | 第135-138页 |
第二节 1978-2012年:当代中国对于社会共享发展的重新探索 | 第138-148页 |
一、初始期:打破平均主义,以经济发展保证社会共享可能性 | 第139-140页 |
二、成长期:坚持效率优先,在发展效率提升中落实社会共享 | 第140-143页 |
三、跃迁期:回归公平本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落实社会共享 | 第143-145页 |
四、重新探索时期中国社会共享发展的实践成就 | 第145-148页 |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社会共享发展的正式提出与全面落实 | 第148-157页 |
一、坚持全民共享以确保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 第148-150页 |
二、坚持全面共享以促进个体自由全面发展 | 第150-152页 |
三、坚持共建共享以确保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 | 第152-154页 |
四、坚持渐进共享以保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 第154-157页 |
本章小结 | 第157-158页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走向共享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 第158-188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走向共享的现实困境反思 | 第158-172页 |
一、自在的逻辑之困:社会共享发展作为集体行动的困境 | 第158-164页 |
二、外在的动力之困:权力的有限理性与资本的贪婪 | 第164-172页 |
第二节 具体出路:以政府社会治理创新深化社会共享发展 | 第172-186页 |
一、理性重塑社会治理理念以形成社会共享发展意识 | 第173-176页 |
二、科学定位社会治理主体以形成社会发展共建共治格局 | 第176-180页 |
三、持续创新社会治理手段以为社会共享发展落实提供技术支撑 | 第180-183页 |
四、全面构筑社会治理机制以为社会共享发展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 第183-186页 |
本章小结 | 第186-188页 |
结论 | 第188-191页 |
参考文献 | 第191-203页 |
致谢 | 第203-2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205-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