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实施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1.1.1 绩效管理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绩效管理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绩效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思路 | 第14-16页 |
第2章 绩效管理的基础理论 | 第16-23页 |
2.1 绩效管理的目的 | 第16页 |
2.2 绩效管理方法 | 第16-19页 |
2.2.1 KPI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16-17页 |
2.2.2 平衡计分卡法 | 第17-18页 |
2.2.3 目标管理法 | 第18页 |
2.2.4 强制分布法 | 第18-19页 |
2.2.5 360度绩效反馈法 | 第19页 |
2.3 绩效管理基本原则 | 第19页 |
2.4 绩效管理的流程 | 第19-22页 |
2.4.1 绩效计划 | 第20页 |
2.4.2 绩效实施 | 第20-21页 |
2.4.3 绩效考核周期 | 第21页 |
2.4.4 绩效反馈与面谈 | 第21页 |
2.4.5 绩效改进 | 第21页 |
2.4.6 绩效结果应用 | 第21-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火力发电企业管理现状 | 第23-27页 |
3.1 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 第23-24页 |
3.1.1 部门职能履行不够 | 第23页 |
3.1.2 员工雇佣终身制 | 第23页 |
3.1.3 人才储备不足 | 第23-24页 |
3.2 绩效管理现状 | 第24页 |
3.3 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4章 火力发电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 第27-48页 |
4.1 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 | 第28-29页 |
4.1.1 绩效管理领导小组 | 第28页 |
4.1.2 绩效管理工作小组 | 第28页 |
4.1.3 绩效管理监督小组 | 第28-29页 |
4.1.4 内训师 | 第29页 |
4.2 建立绩效指标体系 | 第29-34页 |
4.2.1 确立各级KPI指标 | 第29-31页 |
4.2.2 确定核心KPI | 第31-34页 |
4.3 绩效沟通与沟通会议制度 | 第34-39页 |
4.3.1 绩效沟通的原则 | 第34-37页 |
4.3.2 绩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 第37-38页 |
4.3.3 绩效沟通会议 | 第38-39页 |
4.4 组织绩效管理 | 第39-43页 |
4.4.1 绩效合约 | 第39-40页 |
4.4.2 绩效合约的签订 | 第40-41页 |
4.4.3 绩效辅导与反馈 | 第41页 |
4.4.4 季度绩效考核 | 第41-42页 |
4.4.5 年度绩效考核 | 第42-43页 |
4.5 员工绩效管理 | 第43-45页 |
4.5.1 管理岗位员工季度绩效 | 第43-45页 |
4.5.2 班组员工季度绩效 | 第45页 |
4.6 绩效结果及应用 | 第45-47页 |
4.6.1 绩效反馈 | 第45-46页 |
4.6.2 绩效申诉 | 第46页 |
4.6.3 绩效结果的应用 | 第46-47页 |
4.7 办法优化完善 | 第4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陡河发电厂绩效管理体系的应用 | 第48-62页 |
5.1 陡河发电厂绩效管理办法 | 第48-52页 |
5.1.1 全员绩效管理 | 第48-50页 |
5.1.2 全员业绩考核 | 第50-52页 |
5.2 陡河发电厂集控运行绩效管理 | 第52-54页 |
5.2.1 绩效管理整体思路 | 第52-53页 |
5.2.2 绩效考核计算办法 | 第53-54页 |
5.3 陡河发电厂绩效管理完成情况 | 第54-60页 |
5.4 推进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6.1 结论 | 第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