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正义观的嬗变及其启示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7页
    (一) 研究意义第9页
        1. 理论意义第9页
        2. 现实意义第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5页
        1. 国内研究综述第10-12页
        2.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5-17页
        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 创新点第16-17页
一、马克思正义观的嬗变历程第17-40页
    (一) 对思辨正义的追探与迷惘: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时期第17-23页
        1. 博士论文中的正义景象第18-21页
        2. 《莱茵报》时期的正义思想第21-23页
    (二) 对思辨正义的觉悟与批判: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23-29页
        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第23-25页
        2. 《德法年鉴》中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第25-27页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自由主义正义观更深层次的批判第27-29页
    (三) 对实质正义的向往与追寻: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哥达纲领批判》第29-40页
        1. 对永恒正义的批判第30-32页
        2. 对分配正义的批判第32-36页
        3. 对实质正义的勾勒第36-40页
二、马克思正义观嬗变的原因第40-57页
    (一) 马克思的个人因素对其正义观嬗变的影响第40-44页
        1. 马克思个人特有因素对其正义观嬗变的影响第40-41页
        2. 马克思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其正义观嬗变的影响第41-44页
    (二) 前人思想对马克思正义观嬗变的影响第44-57页
        1. 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正义观嬗变的影响第44-49页
        2.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正义观嬗变的影响第49-54页
        3. 古典经济学家思想对马克思正义观嬗变的影响第54-57页
三、马克思正义观嬗变的启示第57-64页
    (一) 马克思正义观嬗变的理论启示第57-60页
    (二) 马克思正义观嬗变的现实启示第60-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托克维尔“美国例外论”思想研究
下一篇:特质应对方式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情绪劳动策略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