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兰姆波层析成像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兰姆波层析成像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兰姆波层析成像技术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基于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的盲孔缺陷定量描述总体方案 | 第15-24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电磁超声兰姆波无损检测技术原理 | 第15-18页 |
2.3 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原理与方法 | 第18-21页 |
2.3.1 基于走时信息的缺陷图像重构方法 | 第19页 |
2.3.2 基于幅值信息的缺陷图像重构方法 | 第19-21页 |
2.4 基于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的盲孔缺陷定量描述方案设计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双模式全指向型电磁超声兰姆波换能器设计 | 第24-39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换能器工作区域选择 | 第24-30页 |
3.2.1 基于层析成像原理工作区域选取 | 第24-25页 |
3.2.2 电磁超声兰姆波换能器工作区域仿真分析 | 第25-30页 |
3.3 电磁超声兰姆波换能器结构和参数设计 | 第30-34页 |
3.3.1 电磁超声兰姆波换能器磁铁和线圈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3.3.2 电磁超声兰姆波换能器磁铁和线圈参数设计 | 第31-33页 |
3.3.3 电磁超声兰姆波换能器磁铁和线圈参数微调 | 第33-34页 |
3.4 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换能器实验测试 | 第34-38页 |
3.4.1 全指向性测试 | 第34-35页 |
3.4.2 单一模式激发性测试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基于走时和幅值信息的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方法 | 第39-50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方法设计 | 第39-47页 |
4.2.1 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正演方法 | 第39-46页 |
4.2.2 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反演方法 | 第46-47页 |
4.3 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方法仿真分析 | 第47-49页 |
4.3.1 层析成像方法理想速度模型计算 | 第48-49页 |
4.3.2 层析成像方法理想速度模型成像 | 第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基于联合迭代重建技术的盲孔缺陷定量描述 | 第50-68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电磁超声兰姆波层析成像实验装置设计 | 第50-53页 |
5.2.1 层析成像实验装置硬件设计 | 第50-52页 |
5.2.2 实验装置软件控制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5.2.3 层析成像实验平台搭建和实验方法 | 第53页 |
5.3 基于传统联合迭代重建技术的缺陷定量描述 | 第53-61页 |
5.3.1 基于传统SIRT的缺陷图像重构 | 第53-55页 |
5.3.2 基于传统SIRT的缺陷定量描述与误差分析 | 第55-61页 |
5.4 基于改进联合迭代重建技术的缺陷定量描述 | 第61-67页 |
5.4.1 基于改进SIRT的缺陷定量描述方法 | 第61-62页 |
5.4.2 基于改进SIRT的缺陷定量描述实例 | 第62-65页 |
5.4.3 基于改进SIRT的缺陷定量描述误差分析与验证 | 第65-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