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川金丝猴补食种群栖息地退化评估及管理策略初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时间分配 | 第10-13页 |
1.3 非人灵长类动物的食性选择 | 第13-16页 |
1.4 非人灵长类对栖息地的选择 | 第16-20页 |
1.5 川金丝猴对空间的利用 | 第20-21页 |
1.6 本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2 研究地点、研究对象 | 第22-25页 |
2.1 研究地概况 | 第22-24页 |
2.1.1 研究地点 | 第22-23页 |
2.1.2 研究地点气候 | 第23页 |
2.1.3 研究地点植被类型 | 第23-24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2.2.1 年龄组划分 | 第24页 |
2.2.2 猴群补食情况 | 第24-25页 |
3 神农架川金丝猴补食种群活动情况分析 | 第25-32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3.1.1 数据的收集 | 第25-26页 |
3.1.2 活动的定义 | 第26页 |
3.1.3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第26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26-30页 |
3.2.1 补食种群的活动 | 第26-28页 |
3.2.2 补食种群的迁移 | 第28-30页 |
3.3 讨论 | 第30-32页 |
4 补食种群空间利用 | 第32-36页 |
4.1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4.1.1 数据的收集 | 第32-33页 |
4.1.2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第33页 |
4.2 研究结果 | 第33-34页 |
4.2.1 活动在空间上的差异 | 第33-34页 |
4.2.2 活动在乔木和灌木的差异 | 第34页 |
4.2.3 活动在树层空间和地面空间的差异 | 第34页 |
4.3 讨论 | 第34-36页 |
5 补食种群退化生境的评价与诊断 | 第36-44页 |
5.1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第37页 |
5.2 研究结果 | 第37-41页 |
5.2.1 生境调查 | 第37-38页 |
5.2.2 退化生境的评定 | 第38-41页 |
5.3 讨论 | 第41-44页 |
5.3.1 生境的退化 | 第41-42页 |
5.3.2 生境退化的原因 | 第42-44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