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低温敏感突变体根尖基因表达谱分析

致谢第10-11页
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缩略词第15-1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6-29页
    1.1 引言第16页
    1.2 植物侧根的发育以及调控机制第16-21页
        1.2.1 植物侧根原基发育过程第16-19页
        1.2.2 植物侧根发育的调控机制第19-21页
    1.3 温度对侧根发育的影响第21-22页
    1.4 活性氧(ROS)影响侧根的发育第22-23页
    1.5 其他因素对植物侧根生长发育的影响第23-26页
        1.5.1 矿质营养与侧根形成第23-25页
        1.5.2 糖与侧根的形成第25页
        1.5.3 光照与侧根形成第25页
        1.5.4 水分与侧根形成第25-26页
    1.6 基因芯片技术原理及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6-28页
        1.6.1 基因芯片的原理第26页
        1.6.2 基因芯片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6-28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8-29页
第二章 突变体表型分析第29-34页
    2.1 材料第29页
    2.2 方法第29-30页
        2.2.1 水稻的溶液培养第29页
        2.2.2 水稻生长条件第29页
        2.2.3 突变体表型分析第29-30页
        2.2.4 水稻侧根原基的观察第30页
        2.2.5 根部组织细胞形态观察第30页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2.3.1 突变体表型观察第30-32页
        2.3.2 根系参数分析第32页
        2.3.3 侧根原基的观察第32-33页
        2.3.4 突变体与野生型根部细胞形态观察第33-34页
第三章 突变体与野生型根尖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第34-47页
    3.1 材料第34页
    3.2 方法第34-39页
        3.2.1 水稻总RNA的提取第34-35页
        3.2.2 基因芯片杂交第35-38页
        3.2.3 RNA反转录第38页
        3.2.4 定量RT-PCR(qRT-PCR)第38-39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7页
        3.3.1 基因芯片的质量控制第39页
        3.3.3 基因芯片准确性验证第39-41页
        3.3.4 突变体与野生型基因表达谱分析第41-47页
第四章 突变体与野生型根尖活性氧水平检测第47-55页
    4.1 材料第47页
    4.2 方法第47-48页
        4.2.1 RNA提取、qRT-PCR第47页
        4.2.2 ROS含量测定第47页
        4.2.3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含量(Bradford法)第47-48页
        4.2.4 过氧化氢(H_2O_2)染色第48页
        4.2.5 超氧基(O_2~(·-))染色第48页
    4.3 实验结果第48-55页
        4.3.1 过氧化物酶的表达第48-50页
        4.3.2 活性氧含量测定第50页
        4.3.3 过氧化氢(H_2O_2)染色第50-52页
        4.3.4 超氧基(O_2~(·-))的染色第52-53页
        4.3.5 根尖生长素输出载体的表达变化第53-55页
第五章 讨论第55-58页
    5.1 24℃条件下活性氧的含量或者分布差异可能导致突变体lts1侧根缺失和根长变短第55-56页
    5.2 24℃条件下OsPIN家族成员的表达差异可能影响lts1根尖生长素梯度的建立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附件第64-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神农架川金丝猴补食种群栖息地退化评估及管理策略初步研究
下一篇:一种基于模式及其转化的电磁分析方法研究和应用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