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页 |
四、研究的重难点 | 第15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西方功利主义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实质 | 第17-24页 |
一、西方功利主义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17-20页 |
(一)西方功利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7-18页 |
(二)西方功利主义的发展过程 | 第18-20页 |
二、西方功利主义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一)功利主义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二)西方功利主义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三、西方功利主义的实质 | 第22-24页 |
(一)西方功利主义的实质 | 第22页 |
(二)西方功利主义的历史作用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功利化的现实表现 | 第24-37页 |
一、大学生人生观功利化 | 第25-27页 |
(一)人生价值取向的功利化 | 第25-26页 |
(二)人生态度选择的功利化 | 第26-27页 |
(三)人生评价标准的功利化 | 第27页 |
二、大学生政治观功利化 | 第27-29页 |
(一)政治理想的功利化 | 第27-28页 |
(二)入党动机的功利化 | 第28-29页 |
(三)政治生活参与的功利化 | 第29页 |
三、大学生学习观功利化 | 第29-32页 |
(一)学习动机的功利化 | 第30-31页 |
(二)学习内容的功利化 | 第31页 |
(三)学习时间分配的功利化 | 第31-32页 |
四、大学生就业观功利化 | 第32-33页 |
(一)就业目标选择的功利化 | 第32-33页 |
(二)就业标准的功利化 | 第33页 |
五、大学生生活观功利化 | 第33-37页 |
(一)人际交往的功利化 | 第34页 |
(二)消费标准的功利化 | 第34-35页 |
(三)婚恋选择的功利化 | 第35-37页 |
第四章 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第37-42页 |
一、西方功利主义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 | 第37-38页 |
(一)功利主义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发挥 | 第37页 |
(二)功利主义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示范性作用发挥 | 第37-38页 |
(三)功利主义影响校园文化环境育人作用发挥 | 第38页 |
二、西方功利主义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净化 | 第38-40页 |
(一)功利主义加剧了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 | 第38-39页 |
(二)功利主义加剧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39页 |
(三)功利主义加剧了大众传媒的消极作用 | 第39-40页 |
三、西方功利主义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出现偏差 | 第40-42页 |
(一)大学生对西方功利主义缺乏正确的认识 | 第40页 |
(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判断 | 第40-41页 |
(三)大学生对自我意识发展缺乏正确的定位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应对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的策略 | 第42-48页 |
一、发挥高校育人优势,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 | 第42-44页 |
(一)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视 | 第42-43页 |
(二)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 | 第43-44页 |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 第44页 |
二、优化社会环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 第44-46页 |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功利主义思潮 | 第44-45页 |
(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第45页 |
(三)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减小其负面影响 | 第45-46页 |
(四)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建设与监管 | 第46页 |
三、引导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 | 第46-48页 |
(一)正确认识功利主义的本质,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 | 第46-47页 |
(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树立马克思主义功利观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A 西方功利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