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一)推进大学治理改革是顺应国家治理改革发展的要求 | 第9页 |
(二)完善大学治理模式是提升大学治理水平的需要 | 第9-10页 |
(三)优化大学治理可为转型期的大学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 第10页 |
(四)我国大学治理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关于治理理论的研究 | 第11-12页 |
(二)关于大学治理的研究 | 第12-14页 |
(三)关于大学治理模式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5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6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6页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一)研究的思路 | 第16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理论基础与价值逻辑 | 第18-25页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一)一元管理 | 第18页 |
(二)大学治理 | 第18-19页 |
(三)大学多元共治 | 第19页 |
二、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时代力量 | 第19-22页 |
(一)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革 | 第20页 |
(二)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变与创新 | 第20-21页 |
(三)社会力量的壮大及其价值诉求的选择 | 第21-22页 |
三、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价值意蕴 | 第22-25页 |
(一)大学治理模式的革新与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 | 第22-23页 |
(二)大学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大学治理模式变迁的历史回顾 | 第25-30页 |
一、政府控制大学管理时期(1949-1977) | 第25-26页 |
二、政府放权管理初探时期(1978-1992) | 第26-27页 |
三、政府吸纳社会等主体参与大学治理时期(1993-2009) | 第27-29页 |
四、完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时期(2010-)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我国大学走向多元共治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检视 | 第30-41页 |
一、影响大学多元共治的变量因素 | 第30-32页 |
(一)价值冲突 | 第30-31页 |
(二)权力冲突 | 第31-32页 |
(三)利益冲突 | 第32页 |
二、我国大学走向多元共治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一)大学内部治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 第32-35页 |
(二)大学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三、我国大学走向多元共治路径中问题的归因检视 | 第37-41页 |
(一)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和协商机制 | 第38页 |
(二)大学决策动力过度依赖于政府的强制性因素 | 第38-39页 |
(三)大学治理的制度环境不够完善 | 第39-41页 |
第五章 我国大学实现多元共治的对策 | 第41-45页 |
一、构建大学内部权责分明的权力架构和制衡机制 | 第41-42页 |
二、构建新时代大学外部治理环境 | 第42页 |
三、强化大学法人地位,以法治途径规范政府的宏观管理 | 第42-43页 |
四、营建多方参与、民主协商的大学共同治理文化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45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