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喜阴药物论文

调控珠子参皂苷生物合成PjFPS/β-AS关键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1 珠子参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 珠子参化学成分分析第16-19页
        1.2.1 皂苷成分第16-18页
        1.2.2 甾醇成分第18-19页
        1.2.3 其他成分第19页
    1.3 珠子参的药理学作用第19-20页
        1.3.1 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第19页
        1.3.2 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第19页
        1.3.3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第19-20页
        1.3.4 抗炎镇痛作用第20页
        1.3.5 其他作用第20页
    1.4 三萜类皂苷的生物合成第20-24页
        1.4.1 珠子参皂苷的生物合成第20-22页
        1.4.2 三萜皂苷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1.6 技术路线第25-26页
第二章 珠子参关键酶基因PjFPS的克隆与分析第26-49页
    2.1 前言第26页
    2.2 实验材料第26-29页
        2.2.1 植物材料第26页
        2.2.2 菌株与载体第26-27页
        2.2.3 主要试剂第27-28页
        2.2.4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第28-29页
    2.3 实验方法第29-37页
        2.3.1 珠子参总RNA的提取第29-30页
        2.3.2 珠子参PjFPS关键酶基因的克隆第30-31页
        2.3.3 T-A克隆第31-32页
        2.3.4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32页
        2.3.5 质粒DNA的提取第32-33页
        2.3.6 双酶切第33页
        2.3.7 双酶切产物胶回收第33页
        2.3.8 T4 DNA连接第33-34页
        2.3.9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34页
        2.3.10 PjFPS亚细胞定位第34-36页
        2.3.11 PjFPS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页
        2.3.12 pCAMBIA1300s-PjFPS重组载体的检测第36-37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37-46页
        2.4.1 珠子参细胞总RNA的提取第37页
        2.4.2 PjFPS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序列的克隆第37-38页
        2.4.3 PjFPS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及三级结构预测第38-39页
        2.4.4 PjFPS编码蛋白理化性质的分析第39页
        2.4.5 PjFPS编码蛋白信号肽和亚细胞定位预测第39-40页
        2.4.6 PjFPS多重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第40-43页
        2.4.7 pCAMBIA1300s-PjFPS载体的构建第43-45页
        2.4.8 PjFPS的亚细胞定位第45-46页
    2.5 讨论第46-49页
第三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PjFPS基因的遗传转化第49-64页
    3.1 前言第49-50页
    3.2 实验材料第50-51页
        3.2.1 材料、菌株、载体和试剂第50页
        3.2.2 主要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第50-51页
    3.3 实验方法第51-56页
        3.3.1 提取目的质粒第51页
        3.3.2 根癌农杆菌的感受态细胞系的制备及转化第51-53页
        3.3.3 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珠子参细胞第53页
        3.3.4 转FPS-β-AS基因珠子参细胞分子水平的检测第53-56页
        3.3.5 转FPS-β-AS基因珠子参细胞分子水平的酶活测定第56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56-63页
        3.4.1 pCAMBIA1300s-PjFPS载体构建与验证第56-57页
        3.4.2 转FPS-β-AS基因珠子参细胞系基因组DNA的PCR检测第57-58页
        3.4.3 转PjFPS基因珠子参细胞系基因组水平检测第58-60页
        3.4.4 转FPS-β-AS基因珠子参细胞系基因组水平检测第60页
        3.4.5 转PjFPS基因珠子参细胞酶活分析第60-62页
        3.4.6 转FPS-β-AS基因珠子参细胞酶活分析第62-63页
    3.5 讨论第63-64页
第四章 转FPS/β-AS基因珠子参细胞系次生代谢产物分析第64-74页
    4.1 前言第64-65页
    4.2 植物材料第65页
    4.3 实验方法第65-68页
        4.3.1 珠子参总皂苷含量的测定第65-67页
        4.3.2 珠子参植物甾醇的测定第67-68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68-71页
        4.4.1 转PjFPS基因珠子参细胞总皂苷含量的分析第68-69页
        4.4.2 转FPS-β-AS基因珠子参细胞总皂苷含量的分析第69-70页
        4.4.3 转PjFPS基因珠子参细胞植物甾醇含量的分析第70-71页
        4.4.4 转FPS-β-AS基因珠子参细胞植物甾醇含量的分析第71页
    4.5 讨论第71-72页
    4.6 小结第72-7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8页
    5.1 总结第74-75页
    5.2 展望第75-78页
致谢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液体静置培养中整合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表达和钙离子添加策略进一步提高灵芝中单体灵芝酸的积累
下一篇:基于cpDNA分子标记的三七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