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环境中眼动通道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眼动跟踪技术 | 第14-26页 |
2.1 眼动跟踪技术概论 | 第14-15页 |
2.2 二维眼动跟踪技术 | 第15-20页 |
2.2.1 二维眼动跟踪技术简介 | 第15-16页 |
2.2.2 瞳孔中心和角膜反光点检测 | 第16-18页 |
2.2.3 映射模型 | 第18-20页 |
2.3 三维眼动跟踪技术 | 第20-25页 |
2.3.1 计算角膜曲率中心 | 第22-23页 |
2.2.3 计算三维视线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无标定三维眼动虚拟系统 | 第26-36页 |
3.1 系统设计与结构 | 第26-27页 |
3.2 系统实现 | 第27-30页 |
3.2.1 眼球图像生成虚拟子系统 | 第28-29页 |
3.2.2 视线计算虚拟子系统 | 第29-30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虚拟环境中意图捕获 | 第36-45页 |
4.1 虚拟环境中眼动通道 | 第36-38页 |
4.1.1 多通道人机交互 | 第36-37页 |
4.1.2 虚拟环境中应用眼动跟踪 | 第37-38页 |
4.2 虚拟环境中意图表达 | 第38-41页 |
4.3 意图理解 | 第41-44页 |
4.3.1 用户意图的多通道表达 | 第41-42页 |
4.3.2 基于时序逻辑的意图分析 | 第42-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虚拟装配中意图实验 | 第45-50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45-46页 |
5.2 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5.3 实验过程 | 第47-48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50-51页 |
本文的不足与将来的改进建议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