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黑曲霉AS3.350基因组分析和转录组表达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黑曲霉概述第12-14页
        1.1.1 黑曲霉简介第12页
        1.1.2 黑曲霉工业运用简述第12-14页
    1.2 高通量测序及其在组学中的运用第14-17页
        1.2.1 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第14-15页
        1.2.2 高通量测序的优势第15页
        1.2.3 高通量测序在基因组中的应用第15-16页
        1.2.4 高通量测序在转录组中运用第16-17页
    1.3 黑曲霉研究现状第17-21页
        1.3.1 黑曲霉工业研究现状第17页
        1.3.2 黑曲霉基因组学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3 黑曲霉转录组学研究现状第20-21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3页
        1.4.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标第21-22页
        1.4.2 研究主要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41页
    2.1 实验设备和材料第23-27页
        2.1.1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3页
        2.1.2 主要实验试剂第23-24页
        2.1.3 实验培养基配方第24-25页
        2.1.4 主要生物信息软件第25-26页
        2.1.5 菌种材料第26页
        2.1.6 参考基因组数据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41页
        2.2.1 黑曲霉AS3.350 菌株的培养第27页
        2.2.2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测序第27-28页
        2.2.3 全基因组序列的组装第28-29页
        2.2.4 基因预测第29-30页
        2.2.5 基因功能注释第30页
        2.2.6 同线性区域分析第30-31页
        2.2.7 SNP以及Indel分析第31页
        2.2.8 基因组大片段结构变异分析第31-34页
        2.2.9 缺失片段PCR验证第34页
        2.2.10 分泌蛋白分析第34-35页
        2.2.11 转录组RNA提取和测序第35-38页
        2.2.12 转录本表达量分析第38-41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1-73页
    3.1 黑曲霉AS3.350 基因组分析研究第41-62页
        3.1.1 菌株培养和DNA的提取第41-42页
        3.1.2 全基因组序列组装第42-44页
        3.1.3 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第44-47页
        3.1.4 同线性结果分析第47-50页
        3.1.5 大片段结构变异研究第50-55页
        3.1.6 缺失片段的PCR验证第55-57页
        3.1.7 SNP及Indel分析第57-61页
        3.1.8 分泌蛋白预测分析第61页
        3.1.9 小结第61-62页
    3.2 黑曲霉AS3.350 转录组分析研究第62-73页
        3.2.1 RNA提取和电泳检测第62-63页
        3.2.2 RNA-seq测序reads比对情况分析第63-64页
        3.2.3 黑曲霉AS3.350 在大豆培养基中转录表达分析第64-67页
        3.2.4 黑曲霉AS3.350 在麸皮培养基中转录表达分析第67-70页
        3.2.5 分泌蛋白在转录组中表达水平第70-71页
        3.2.6 小结第71-73页
结论和展望第73-76页
    结论第73-74页
    本论文创新之处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第80-89页
    附录1 KOG分类明细第80-82页
    附录2 缺失基因功能列表第82-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附件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载体与表面活性剂对红酵母产番茄红素及番茄红素抗氧化性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非变性2DE-网格凝胶切取—定量LC-MS/MS的非变性细胞蛋白质组学及规模相互作用分析策略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