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指标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外教育发展指标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外教师发展指标相关研究 | 第12-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5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9页 |
2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教师发展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2 高校教师发展的人文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2.1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0页 |
2.2.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第20页 |
2.2.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20-21页 |
2.3 高校教师发展的教师职业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2.3.1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3.2 高校教师能力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30页 |
3.1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理念 | 第23页 |
3.2 高校教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相关原则 | 第23-24页 |
3.3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第24-29页 |
3.3.1 指标的选择 | 第24-25页 |
3.3.2 指标的含义 | 第25-27页 |
3.3.3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第27-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权重分析 | 第30-38页 |
4.1 评价指标的确权方法 | 第30-31页 |
4.2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的权重计算 | 第31-35页 |
4.3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运用 | 第35-37页 |
4.3.1 指标的应用范围 | 第35-36页 |
4.3.2 指标体系应用的实施过程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应用案例 | 第38-47页 |
5.1 案例的实施过程 | 第38-43页 |
5.1.1 案例研究背景 | 第38页 |
5.1.2 数据收集与统计 | 第38-39页 |
5.1.3 案例统计结果 | 第39-43页 |
5.2 测评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43-44页 |
5.2.1 信度分析 | 第43-44页 |
5.2.2 效度分析 | 第44页 |
5.3 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4-45页 |
5.4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的实施建议 | 第45-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47-48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48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1 高校教师发展测评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第52-55页 |
附录2 对教师的调查问卷 | 第55-57页 |
附录3 对学生的调查问卷 | 第57-58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