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选题依据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4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一、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相关问题概述 | 第16-22页 |
(一)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 | 第16-20页 |
1.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内涵 | 第16-17页 |
2.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特点 | 第17-18页 |
3.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历史发展情况 | 第18-20页 |
(二)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社会价值 | 第20-22页 |
1.破译遗传密码 | 第20页 |
2.提高生命质量 | 第20-21页 |
3.打开认识视野 | 第21-22页 |
二、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风险性和特殊性 | 第22-29页 |
(一)现代技术风险及其理论研究 | 第22-25页 |
1.现代技术风险的内涵 | 第22-23页 |
2.现代技术风险的成因 | 第23页 |
3.现代技术风险的理论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二)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风险性 | 第25-26页 |
1.技术目的的风险性 | 第25页 |
2.技术过程的风险性 | 第25-26页 |
3.技术结果的风险性 | 第26页 |
(三)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特殊性 | 第26-29页 |
1.技术对象的特殊性 | 第26-27页 |
2.技术载体的特殊性 | 第27页 |
3.技术资源的特殊性 | 第27-29页 |
三、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 第29-40页 |
(一)隐私问题 | 第29-31页 |
1.基因捐献者的基因使用是否合法 | 第29-30页 |
2.基因缺陷者的基因保密问题 | 第30-31页 |
(二)责任问题 | 第31-33页 |
1.被干预者的道德责任问题 | 第31-32页 |
2.技术人员的道德责任问题 | 第32-33页 |
(三)认知问题 | 第33-34页 |
1.自我认知问题 | 第33页 |
2.道德偏见问题 | 第33-34页 |
(四)价值取向问题 | 第34-37页 |
1.公平丧失 | 第34-35页 |
2.基因的多样性与纯洁性 | 第35-37页 |
(五)社会问题 | 第37-40页 |
1.人类主体性地位的丧失 | 第37-38页 |
2.人伦辈分的丧失和血缘关系的消逝 | 第38-39页 |
3.社会矛盾的加剧 | 第39-40页 |
四、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引发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0-51页 |
(一)现代技术风险评估及控制防范问题 | 第40-41页 |
1.现代技术风险评估 | 第40页 |
2.现代技术风险控制防范 | 第40-41页 |
(二)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的道德原则 | 第41-46页 |
1.知情同意原则 | 第41-42页 |
2.平等尊重原则 | 第42-43页 |
3.安全无害原则 | 第43-44页 |
4.公正规范原则 | 第44-45页 |
5.积极审慎原则 | 第45-46页 |
(三)现代人体基因干预技术引发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6-51页 |
1.重视人的尊严,强调伦理道德 | 第46-47页 |
2.建立审查机制,强化法律控制 | 第47-48页 |
3.鼓励国际合作,促进学术研究 | 第48页 |
4.提高道德修养,强化责任意识 | 第48-49页 |
5.加大社会宣传,加强公众认识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