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引言 | 第7-1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国外现状分析 | 第8-9页 |
1.2.2 国内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不足之处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5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5.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5.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6 研究中基本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1.6.1 学习兴趣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6.2 情感教学策略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2 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16-25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2.1 被试 | 第16-17页 |
2.2.2 工具 | 第17页 |
2.2.3 程序 | 第17-1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8-23页 |
2.3.1 预测问卷项目分析 | 第18-19页 |
2.3.2 预测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19-22页 |
2.3.3 正式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22页 |
2.3.4 正式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22-23页 |
2.4 讨论 | 第23-24页 |
2.5 结论 | 第24-25页 |
3 物理情感教学策略的发掘与构建 | 第25-33页 |
3.1 物理情感教学策略的发掘 | 第25-27页 |
3.1.1 访谈目的 | 第25页 |
3.1.2 访谈方法 | 第25页 |
3.1.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6页 |
3.1.4 讨论 | 第26-27页 |
3.1.5 结论 | 第27页 |
3.2 物理情感教学策略的构建 | 第27-33页 |
3.2.1 情境诱趣策略 | 第28-29页 |
3.2.2 实验激趣策略 | 第29-30页 |
3.2.3 实践促趣策略 | 第30-31页 |
3.2.4 评价励趣策略 | 第31页 |
3.2.5 师爱育趣策略 | 第31-33页 |
4 物理情感教学策略的现场教学实验 | 第33-37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4.2.1 被试 | 第33页 |
4.2.2 工具 | 第33页 |
4.2.3 程序 | 第33-3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4.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差异检验 | 第34页 |
4.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前后测差异检验 | 第34-35页 |
4.4 讨论 | 第35-36页 |
4.5 结论 | 第36-3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5.1 总结论 | 第37页 |
5.2 创新 | 第37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 第40-41页 |
附录2 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预测) | 第41-43页 |
附录3 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问卷(正式) | 第43-45页 |
附录4 初中生物理情感教育案例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附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