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大规模场景运动仿真系统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15页 |
1.2.1 GPU技术及其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2 剔除算法及其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1.2.3 大规模场景运动仿真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于GPU的大规模场景硬件加速技术 | 第17-39页 |
2.1 厂房设备建模与运动学分析 | 第17-25页 |
2.1.1 厂房设备建模 | 第17-20页 |
2.1.2 厂房设备运动学分析 | 第20-25页 |
2.2 可编程图形管线及模型变换原理 | 第25-30页 |
2.2.1 可编程图形管线原理 | 第25-27页 |
2.2.2 基于可编程图形管线的模型变换原理 | 第27-30页 |
2.3 基于可编程图形管线的设备运动仿真实现 | 第30-36页 |
2.3.1 GPU数据传递流程 | 第30-31页 |
2.3.2 可编程图形管线数据接口设计 | 第31-33页 |
2.3.3 基于可编程图形管线的设备运动仿真实现 | 第33-36页 |
2.4 实例化技术在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 第36-38页 |
2.4.1 OpenGL实例化技术及其原理 | 第36页 |
2.4.2 实例化技术在虚拟场景中的应用 | 第36-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包围盒与八叉树结构的剔除算法 | 第39-64页 |
3.1 基于包围盒与八叉树结构的剔除算法介绍 | 第39-42页 |
3.1.1 常见包围盒及其优缺点分析 | 第39-40页 |
3.1.2 基于八叉树结构的空间场景分割方法分析 | 第40-41页 |
3.1.3 基于物体可见性的剔除算法基本原理 | 第41-42页 |
3.2 基于OBJ格式的模型包围盒计算 | 第42-51页 |
3.2.1 厂房设备空间位置特点分析 | 第42-43页 |
3.2.2 模型格式分析及OBJ格式模型解析与重绘 | 第43-45页 |
3.2.3 基于OBJ格式的模型部件包围盒计算方法 | 第45-48页 |
3.2.4 厂房设备层次包围盒的计算 | 第48-51页 |
3.3 基于包围盒与八叉树的动态场景剔除算法 | 第51-63页 |
3.3.1 基于八叉树结构的场景分割方法概述 | 第51-52页 |
3.3.2 基于八叉树结构的场景分割实现 | 第52-57页 |
3.3.3 基于场景交互数据的八叉树结构更新方法 | 第57-59页 |
3.3.4 基于包围盒与八叉树结构的设备可见性判断 | 第59-61页 |
3.3.5 仿真系统动态剔除算法的实现 | 第61-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虚拟工厂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4-74页 |
4.1 仿真系统设计需求与总体框架 | 第64-65页 |
4.1.1 仿真系统设计需求 | 第64页 |
4.1.2 仿真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64-65页 |
4.2 仿真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65-67页 |
4.2.1 仿真系统界面设计 | 第65-66页 |
4.2.2 仿真系统数据显示功能设计 | 第66-67页 |
4.3 仿真系统运行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7-72页 |
4.3.1 仿真系统性能指标 | 第67-68页 |
4.3.2 仿真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8-72页 |
4.4 仿真系统运用实例 | 第72-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总结 | 第74页 |
5.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