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论文背景来源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1.2.1 地面维护系统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软件复用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第14页 |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1.3.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可复用软件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 | 第17-28页 |
2.1 软件复用技术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2 领域工程方法的研究 | 第18-22页 |
2.2.1 FODA分析方法 | 第19页 |
2.2.2 领域边界模型 | 第19-20页 |
2.2.3 领域特征模型 | 第20-21页 |
2.2.4 领域用例模型 | 第21-22页 |
2.3 组件复用的研究 | 第22-24页 |
2.3.1 组件的分类及使用 | 第22-23页 |
2.3.2 组件开发过程模型 | 第23-24页 |
2.4 框架复用的研究 | 第24-27页 |
2.4.1 框架开发过程模型 | 第25-26页 |
2.4.2 基于框架的应用开发过程模型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可复用属性研究 | 第28-46页 |
3.1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分析 | 第28-31页 |
3.1.1 地面维护系统领域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3.1.2 领域功能模块划分 | 第29-30页 |
3.1.3 系统功能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3.2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共性和可变性研究 | 第31-38页 |
3.2.1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共性研究 | 第31-36页 |
3.2.2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可变性研究 | 第36-38页 |
3.3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建模 | 第38-40页 |
3.3.1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用例模型 | 第38-39页 |
3.3.2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领域特征模型 | 第39-40页 |
3.4 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框架设计 | 第40-42页 |
3.5 代码生成工具的研究 | 第42-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可复用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6-57页 |
4.1 设计模式建模约定 | 第46-47页 |
4.2 地面维护系统共性模块设计实现 | 第47-51页 |
4.2.1 指令输入模块 | 第47页 |
4.2.2 交互回显模块 | 第47-49页 |
4.2.3 线程模块 | 第49-50页 |
4.2.4 定时器模块 | 第50页 |
4.2.5 指令映射模块 | 第50页 |
4.2.6 日志记录模块 | 第50-51页 |
4.3 地面维护系统可变性模块设计实现 | 第51-55页 |
4.3.1 界面管理模块 | 第51-53页 |
4.3.2 通信接口模块 | 第53-54页 |
4.3.3 驱动层模块 | 第54-55页 |
4.4 代码生成工具设计实现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基于可复用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的快速应用验证 | 第57-70页 |
5.1 某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设计要求 | 第57-58页 |
5.2 某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快速设计实现 | 第58-63页 |
5.2.1 共性模块和可变性模块提取 | 第58-59页 |
5.2.2 使用代码生成工具快速实现可变性模块 | 第59-63页 |
5.2.3 系统整体实现 | 第63页 |
5.3 某型号无人机地面维护系统测试验证 | 第63-69页 |
5.3.1 测试验证环境搭建 | 第63-64页 |
5.3.2 系统功能验证 | 第64-67页 |
5.3.3 故障检测功能验证 | 第67-68页 |
5.3.4 维护真实无人机系统 | 第6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