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的问题 | 第7-8页 |
1.1.1 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重要性 | 第7页 |
1.1.2 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体现 | 第7-8页 |
1.1.3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1.1.4 研究假设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9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1.3.1 儿童美术教育 | 第9页 |
1.3.2 高职院校 | 第9-10页 |
1.3.3 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 | 第10页 |
1.3.4 学前教育 | 第10-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2.1 陈鹤琴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1-15页 |
2.1.1 陈鹤琴的著作、史料和教育思想 | 第11-14页 |
2.1.2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中关于儿童美术的教育思想 | 第14-15页 |
2.2 陈鹤琴的儿童美术教育理论 | 第15-17页 |
2.3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概述 | 第17-18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18-27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18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8-27页 |
3.3.1 文献法 | 第18-21页 |
3.3.1.1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历史的梳理 | 第19页 |
3.3.1.2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研究现状的调查结果 | 第19-21页 |
3.3.2 访谈法 | 第21-24页 |
3.3.2.1 访谈的目的 | 第21-22页 |
3.3.2.2 访谈的对象和方法 | 第22页 |
3.3.2.3 访谈的过程 | 第22页 |
3.3.2.4 访谈的结果 | 第22-24页 |
3.3.3 问卷调查法 | 第24-27页 |
3.3.3.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第24页 |
3.3.3.2 问卷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 第24-25页 |
3.3.3.3 问卷调查的过程 | 第25页 |
3.3.3.4 问卷调查的结果反馈 | 第25-27页 |
第4章 讨论与分析 | 第27-36页 |
4.1 陈鹤琴文献梳理情况分析 | 第27-29页 |
4.1.1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研究者和机构与日俱增 | 第27-28页 |
4.1.2 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分析 | 第28-29页 |
4.2 教师对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运用较少的原因 | 第29-33页 |
4.2.1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与师资 | 第29-31页 |
4.2.2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偏成人化 | 第31页 |
4.2.3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重技巧轻理论 | 第31-32页 |
4.2.4 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 第32-33页 |
4.3 学生对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不重视的原因 | 第33-35页 |
4.3.1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 第33-34页 |
4.3.2 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的理论知识 | 第34页 |
4.3.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缺少自主创新的意识 | 第34-35页 |
4.4 研究反思 | 第35-3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6-40页 |
5.1 结论 | 第36-37页 |
5.1.1 近年来陈鹤琴教育思想日益受到学界重视 | 第36页 |
5.1.2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重视不够 | 第36-37页 |
5.1.3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了解较少 | 第37页 |
5.2 建议 | 第37-39页 |
5.2.1 相关院校应重视及推广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 | 第37-38页 |
5.2.2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研究. | 第38-39页 |
5.2.3 学生应注重对陈鹤琴儿童美术教育思想的学习 | 第39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附录一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第41-42页 |
附录二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问卷调查提纲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
附件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