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标 | 第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四、研究问题 | 第17-18页 |
五、研究思路 | 第18页 |
六、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七、个案简介 | 第20-21页 |
第一章 IP剧粉丝群体的互动仪式链 | 第21-27页 |
第一节 网络传播奠定粉丝互动基础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网络场域:“互动仪式链”形成的前提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共同关注”划定“身份界限” | 第23-24页 |
第四节 “情感共享”强化粉丝互动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IP剧粉丝权力仪式分析 | 第27-42页 |
第一节 IP剧粉丝群体权力仪式的建立:准入机制 | 第27-30页 |
一、QQ群:通过身份验证与群规筛选粉丝成员 | 第28-29页 |
二、贴吧:通过贴吧排行榜与群组筛选粉丝成员 | 第29-30页 |
第二节 IP剧粉丝群体权力仪式的核心:社群管理层 | 第30-34页 |
一、百度贴吧管理层:各司其职的“虚拟部队” | 第31-32页 |
二、新浪微博管理层:带动粉丝互动的“意见领袖” | 第32-33页 |
三、QQ群管理层:社群稳定的守护者 | 第33-34页 |
第三节 IP剧粉丝群体权力仪式的外力:IP剧运营方 | 第34-41页 |
一、粉丝对运营方的正反馈 | 第35-36页 |
二、粉丝对运营方的负反馈 | 第36-38页 |
三、运营方的运营策略分析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IP剧粉丝群体互动阶段分析 | 第42-52页 |
第一节 互动初级阶段——信息交流 | 第42-45页 |
一、网络视频直播:即时视频信息交流 | 第42-44页 |
二、网络内容直播:碎片化内容信息交流 | 第44-45页 |
第二节 互动中级阶段——情感交流 | 第45-48页 |
一、通过视频弹幕进行情感交流 | 第46-47页 |
二、通过微博讨论进行情感交流 | 第47-48页 |
第三节 互动高潮阶段——集体欢腾 | 第48-51页 |
一、剧情高潮引发粉丝互动高潮 | 第48-49页 |
二、二次创作爆发情感能量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IP剧粉丝群体的互动仪式影响分析 | 第52-60页 |
第一节 粉丝群体情感能量的影响 | 第52-55页 |
一、情感能量的积累催生“真爱粉” | 第52-53页 |
二、情感能量差异形成情感分层 | 第53页 |
三、情感能量的释放带动情感消费 | 第53-55页 |
第二节 粉丝群体符号激发群体归属感 | 第55-56页 |
第三节 身份认同的形成推动粉丝群体的团结 | 第56-58页 |
第四节 运用互动仪式影响运营粉丝社群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 第65-81页 |
一、调查问卷 | 第65-66页 |
二、调查问卷结果 | 第66-74页 |
三、微博调查结果 | 第74-79页 |
四、QQ群具体情况 | 第79-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件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