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7-20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2 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核心概念 | 第20-23页 |
2.1.1 地方高校 | 第20页 |
2.1.2 研究生教育 | 第20-21页 |
2.1.3 学术交流 | 第21-22页 |
2.1.4 活跃度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群体动力理论 | 第23页 |
2.2.2 学习共同体理论 | 第23-24页 |
2.2.3 双因素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地方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调查与分析——基于H大学的问卷调查 | 第26-40页 |
3.1 H大学简介 | 第26-27页 |
3.2 问卷结构设计 | 第27-28页 |
3.3 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 | 第28-30页 |
3.3.1 信度检验 | 第28-29页 |
3.3.2 效度检验 | 第29-30页 |
3.4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40页 |
3.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 第31页 |
3.4.2 研究生学术交流活跃度情况 | 第31-36页 |
3.4.3 研究生学术交流意向 | 第36-40页 |
第4章 地方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现存问题及原因 | 第40-48页 |
4.1 地方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现存问题 | 第40-43页 |
4.1.1 研究生学术交流活跃度较低 | 第40页 |
4.1.2 学术交流活跃度随年级增长而降低 | 第40-41页 |
4.1.3 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类型较少 | 第41页 |
4.1.4 学术交流活动质量较低 | 第41-42页 |
4.1.5 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次数少 | 第42页 |
4.1.6 研究生获取学术交流信息渠道较单一 | 第42-43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43-48页 |
4.2.1 研究生缺乏学术交流主动性 | 第43-44页 |
4.2.2 研究生学术价值观不端正 | 第44页 |
4.2.3 学术交流类型单一 | 第44-45页 |
4.2.4 缺乏完善的激励制度 | 第45页 |
4.2.5 学术交流专项资金不足 | 第45-46页 |
4.2.6 缺乏新媒体的使用 | 第46页 |
4.2.7 学术氛围不浓厚 | 第46-48页 |
第5章 地方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促进对策 | 第48-58页 |
5.1 寻找研究生学术交流群体动力源 | 第48-49页 |
5.2 端正研究生学术价值观 | 第49-50页 |
5.3 促进学术交流类型多元化 | 第50-52页 |
5.4 完善学术交流质量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 | 第52-53页 |
5.5 建立学术交流专项资金 | 第53页 |
5.6 促进线上学术交流平台使用 | 第53-56页 |
5.7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一 H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调查问卷(前测) | 第62-68页 |
附录二 H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调查问卷(正式) | 第68-73页 |
附录三 H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访谈提纲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