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大型光伏电站仿真建模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3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6页
    1.2 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第16-20页
        1.2.1 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第16-19页
        1.2.2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第19-20页
    1.3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简介第20-21页
        1.3.1 光伏发电系统结构第20页
        1.3.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分类第20-21页
    1.4 光伏电站模型研究现状第21-2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稳态分析模型第23-48页
    2.1 概述第23页
    2.2 大型光伏电站简介第23-25页
        2.2.1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结构第23-24页
        2.2.2 大型光伏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系统区别第24-25页
    2.3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功率模型第25-31页
        2.3.1 光伏电池组件功率模型第25-27页
        2.3.2 光伏阵列功率模型第27-28页
        2.3.3 逆变器功率模型第28-29页
        2.3.4 大型光伏电站功率模型第29-31页
    2.4 大型光伏电站潮流计算模型第31-33页
        2.4.1 发电单元在潮流计算中节点等效第32页
        2.4.2 发电单元在潮流计算中节点类型转化第32-33页
        2.4.3 发电单元出力模型的确定第33页
    2.5 大型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第33-47页
        2.5.1 光伏电站对PCC影响第34-35页
        2.5.2 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目标第35-36页
        2.5.3 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设备第36-37页
        2.5.4 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系统结构第37-38页
        2.5.5 光伏电站无功电压控制策略第38-41页
        2.5.6 仿真算例分析第41-47页
    2.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大型光伏电站系统配置与设计第48-70页
    3.1 概述第48页
    3.2 光伏阵列设计第48-54页
        3.2.1 光伏电池组件技术参数第48-50页
        3.2.2 光伏电池组件选型第50-51页
        3.2.3 光伏阵列中电池组件个数确定第51-53页
        3.2.4 光伏阵列支架安装方式第53-54页
    3.3 逆变器设计第54-60页
        3.3.1 光伏逆变器分类第54-55页
        3.3.2 逆变器的技术参数第55-56页
        3.3.3 逆变器控制第56-58页
        3.3.4 逆变器选型第58-59页
        3.3.5 滤波器选型第59-60页
    3.4 大型光伏电站系统设备选型及一次设计第60-69页
        3.4.1 光伏电站系统主要设备选型第60-66页
        3.4.2 光伏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第66-69页
    3.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大型光伏电站暂态分析模型第70-88页
    4.1 概述第70页
    4.2 光伏发电单元仿真模型第70-77页
        4.2.1 光伏阵列仿真模型第70-72页
        4.2.2 逆变器控制结构仿真模型第72-74页
        4.2.3 常规型光伏发电单元仿真模型第74-75页
        4.2.4 直流侧等效型光伏发电单元仿真模型第75-77页
    4.3 大型光伏电站详细仿真模型第77-78页
    4.4 大型光伏电站整体等效仿真模型第78-81页
    4.5 光伏电站暂态特性分析第81-87页
        4.5.1 短路暂态分析第81-86页
        4.5.2 光照强度变化暂态分析第86-87页
    4.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88-90页
    5.1 全文工作总结第88页
    5.2 未来工作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老年群体健康状况及药学服务需求研究
下一篇:大规模双馈风电机组经串补并网的次同步振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