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反恐诉讼程序立法的设计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导言 | 第8-13页 |
| 第一章 我国的反恐形势及立法概况 | 第13-31页 |
| 第一节 恐怖活动犯罪及我国的反恐形势 | 第13-20页 |
| 一、恐怖活动犯罪的危害 | 第13-14页 |
| 二、我国面临的反恐形势 | 第14-20页 |
| 第二节 我国反恐立法的概况 | 第20-31页 |
| 一、我国反恐实体法立法概况 | 第20-21页 |
| 二、我国当前反恐立法的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 三、我国反恐程序立法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 四、我国当前反恐程序立法的概况 | 第25-28页 |
| 五、正在制定中的《反恐法》中的程序规定 | 第28-31页 |
| 第二章 国外反恐程序立法的经验 | 第31-39页 |
| 第一节 域外反恐程序立法概览 | 第31-37页 |
| 一、美国反恐程序立法 | 第31-33页 |
| 二、英国反恐程序立法 | 第33-35页 |
| 三、法国反恐程序立法 | 第35-36页 |
| 四、俄罗斯反恐程序立法 | 第36-37页 |
| 第二节 域外反恐程序立法经验综述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我国反恐程序立法的选择 | 第39-46页 |
| 第一节 我国反恐程序立法的模式选择 | 第39-41页 |
| 一、以存在的形式划分 | 第39-40页 |
| 二、以内容的单一程度划分 | 第40页 |
| 三、以效力范围和时限划分 | 第40-41页 |
| 第二节 我国反恐程序立法的价值选择 | 第41-46页 |
| 一、法治原则和保障人权 | 第41-42页 |
| 二、权利克减原则及必要限度 | 第42-43页 |
| 三、预防为先 | 第43-44页 |
| 四、依法从严 | 第44页 |
| 五、立法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我国反恐诉讼程序立法的制度设计 | 第46-63页 |
| 第一节 反恐诉讼程序制度设计的特征 | 第46-50页 |
| 一、令状主义的软化 | 第46-47页 |
| 二、特别侦查措施适用的常规化 | 第47-48页 |
| 三、司法权行政化 | 第48-49页 |
| 四、犯罪嫌疑人司法救济权的限制 | 第49页 |
| 五、被害人、证人保护措施的强化和完善 | 第49-50页 |
| 六、证据规则的适度修改 | 第50页 |
| 第二节 我国反恐诉讼程序立法的制度设计展望 | 第50-63页 |
| 一、管辖制度 | 第50-53页 |
| 二、侦查制度 | 第53-55页 |
| 三、强制措施 | 第55页 |
| 四、辩护制度 | 第55-56页 |
| 五、证据制度 | 第56-60页 |
| 六、审判制度 | 第60-61页 |
| 七、建立追诉时效制度 | 第61-63页 |
| 结语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 后记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