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制造与拼装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钢箱梁在国内外的发展与应用 | 第11-13页 |
1.2 钢箱梁桥结构特点 | 第13页 |
1.3 钢箱梁结构施工与分析 | 第13-15页 |
1.3.1 大节段吊装施工法 | 第13-14页 |
1.3.2 无应力状态分析法 | 第14-15页 |
1.4 工程背景 | 第15-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钢箱梁的无应力制造 | 第18-31页 |
2.1 制造线形 | 第18-22页 |
2.1.1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2.1.2 无应力线形计算方法 | 第19页 |
2.1.3 制造线形计算结果 | 第19-22页 |
2.2 制造尺寸 | 第22-27页 |
2.2.1 尺寸修正方法 | 第22-23页 |
2.2.2 体系转换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3 梁段夹角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4 尺寸修正结果 | 第25-27页 |
2.3 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施工方案 | 第27-29页 |
2.3.1 现场施焊位置的选择 | 第27页 |
2.3.2 悬臂段长度的确定 | 第27-28页 |
2.3.3 大节段吊装施工方案的确定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钢箱梁重点工况分析 | 第31-45页 |
3.1 钢箱梁存梁计算 | 第31-33页 |
3.1.1 小节段存梁计算 | 第31-32页 |
3.1.2 大节段存梁计算 | 第32-33页 |
3.2 吊装过程重点分析 | 第33-37页 |
3.2.1 临时牛腿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3.2.2 牛腿支点处钢箱梁仿真分析 | 第35-37页 |
3.2.3 结果分析 | 第37页 |
3.3 参数误差对比分析 | 第37-43页 |
3.3.1 结构自重 | 第38页 |
3.3.2 临时荷载 | 第38-39页 |
3.3.3 弹性模量 | 第39-40页 |
3.3.4 截面刚度 | 第40页 |
3.3.5 系统温度 | 第40-41页 |
3.3.6 温度梯度 | 第41-43页 |
3.4 支座预偏量设置 | 第43-44页 |
3.4.1 温差引起的底板长度变化 | 第43页 |
3.4.2 受力引起的底板长度变化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制造阶段技术问题分析 | 第45-57页 |
4.1 小节段的制造 | 第45-48页 |
4.1.1 小节段的胎架制造 | 第45-46页 |
4.1.2 小节段的余量切割 | 第46页 |
4.1.3 小节段的实际称重 | 第46-48页 |
4.2 大节段的拼装 | 第48-50页 |
4.2.1 大节段的组拼定位 | 第48页 |
4.2.2 大节段的环缝焊接 | 第48-49页 |
4.2.3 大节段的制造流程 | 第49-50页 |
4.3 完工大节段应力初值 | 第50-51页 |
4.4 完工大节段制造线形 | 第51-55页 |
4.4.1 1 | 第51-52页 |
4.4.2 2 | 第52-53页 |
4.4.3 3 | 第53-54页 |
4.4.4 4 | 第54-55页 |
4.4.5 全联组拼线形制造误差 | 第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吊装阶段技术问题分析 | 第57-72页 |
5.1 大节段吊装施工方案 | 第57-58页 |
5.2 大节段钢箱梁安装调位 | 第58-61页 |
5.2.1 首跨钢箱梁安装 | 第58-59页 |
5.2.2 中间跨及尾跨钢箱梁安装 | 第59-60页 |
5.2.3 钢箱梁调位 | 第60页 |
5.2.4 钢箱梁临时限位 | 第60页 |
5.2.5 支座安装及体系转换 | 第60-61页 |
5.3 大节段吊装应力监测 | 第61-63页 |
5.3.1 应力实时监测 | 第61-62页 |
5.3.2 应力结果 | 第62-63页 |
5.4 线形监测结果 | 第63-69页 |
5.4.1 过程线形 | 第63-65页 |
5.4.2 完工线形 | 第65-69页 |
5.5 温度场监测结果 | 第69-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1 结论 | 第72-73页 |
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附件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