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8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8-2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22-36页 |
1.4.1 关于投资效率 | 第22-26页 |
1.4.2 关于融资约束 | 第26-29页 |
1.4.3 关于跨部门补贴 | 第29-32页 |
1.4.4 关于外部董事治理 | 第32-36页 |
1.5 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36-38页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38-40页 |
第二章 独立企业的投资效率问题:基于投资-机会敏感性 | 第40-65页 |
2.1 引言 | 第40-42页 |
2.2 相关研究评述 | 第42-44页 |
2.3 理论模型与假设 | 第44-48页 |
2.4 研究设计 | 第48-53页 |
2.4.1 回归模型与变量 | 第48-51页 |
2.4.2 样本选择与分组 | 第51页 |
2.4.3 描述性统计 | 第51-53页 |
2.5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3-62页 |
2.5.1 对投资-机会敏感性的初步检验 | 第53页 |
2.5.2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 第53-56页 |
2.5.3 次贷危机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 第56-58页 |
2.5.4 政府控制层级对国有控股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 | 第58-62页 |
2.6 稳健性检验 | 第62-6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三章 集团型企业投资的跨部门补贴问题: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 第65-93页 |
3.1 引言 | 第65-67页 |
3.2 相关研究评述 | 第67-68页 |
3.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68-72页 |
3.3.1 融资约束与集团跨部门补贴 | 第68-69页 |
3.3.2 金融发展与跨部门补贴 | 第69-70页 |
3.3.3 代理成本与跨部门补贴 | 第70-71页 |
3.3.4 控股权性质与跨部门补贴 | 第71-72页 |
3.4 研究设计 | 第72-79页 |
3.4.1 回归模型和变量 | 第72-75页 |
3.4.2 样本选择与分组 | 第75-76页 |
3.4.3 描述性统计 | 第76-79页 |
3.5 多元回归分析 | 第79-89页 |
3.5.1 融资约束与跨部门补贴 | 第79-81页 |
3.5.2 金融发展对跨部门补贴的影响 | 第81-83页 |
3.5.3 经理层代理成本对跨部门补贴的影响 | 第83-85页 |
3.5.4 大股东代理成本对跨部门补贴的影响 | 第85-87页 |
3.5.5 控股权性质对跨部门补贴的影响 | 第87-89页 |
3.6 稳健性检验 | 第89-9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四章 外部董事对投资的治理有效性:基于投资-机会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 第93-117页 |
4.1 引言 | 第93-95页 |
4.2 相关研究评述 | 第95-97页 |
4.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97-99页 |
4.4 研究设计 | 第99-104页 |
4.4.1 回归模型和变量 | 第99-100页 |
4.4.2 样本选择与分组 | 第100-101页 |
4.4.3 描述性统计 | 第101-104页 |
4.5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04-115页 |
4.5.1 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对投资支出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4.5.2 独立董事的治理效应分析 | 第105-107页 |
4.5.3 股东委任董事的治理效应分析 | 第107-110页 |
4.5.4 国有控股企业外部董事的治理有效性分析 | 第110页 |
4.5.5 控股权性质对外部董事治理的影响 | 第110-11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五章 外部董事控制型董事会的投资决策与治理机制 | 第117-137页 |
5.1 引言 | 第117-118页 |
5.2 相关研究评述 | 第118-119页 |
5.3 基于策略信息传递的外部董事控制型董事会投资决策模型 | 第119-128页 |
5.3.1 模型假设与描述 | 第120-121页 |
5.3.2 策略信息传递和决策方的投资选择 | 第121-122页 |
5.3.3 信息揭示与外部董事的监督强度 | 第122-124页 |
5.3.3.1 内部董事不揭示信息时 | 第122-123页 |
5.3.3.2 内部董事揭示信息时 | 第123-124页 |
5.3.4 信息揭示对项目期望利润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5.3.5 内部董事的信息揭示决策 | 第125-126页 |
5.3.6 外部董事的知情概率对信息揭示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5.3.7 外部董事的知情概率对项目期望利润的影响 | 第127页 |
5.3.8 外部董事对内部董事的制衡作用 | 第127-128页 |
5.4 数值示例 | 第128-130页 |
5.4.1 信息揭示对监督强度的影响 | 第128页 |
5.4.2 信息揭示对投资项目期望利润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5.4.3 内部董事的信息揭示动机 | 第129-130页 |
5.5 央企外部董事制度改革评析 | 第130-135页 |
5.5.1 央企的由来 | 第130-131页 |
5.5.2 国资委监管下的央企管理体制 | 第131-132页 |
5.5.3 试点央企董事会结构分析 | 第132-134页 |
5.5.4 行政型治理因素对央企董事会治理的影响 | 第134-13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37-14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137-139页 |
6.2 政策启示 | 第139-141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6页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56-157页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57-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