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市场机制与市场调节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第6-8页
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第一章 导论第20-32页
    §1.1 研究缘起第20-21页
    §1.2 研究意义第21页
    §1.3 研究现状第21-29页
    §1.4 研究思路第29-30页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30-32页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大众化历程第32-57页
    §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历程第32-39页
        2.1.1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思考与理论萌芽第32-34页
        2.1.2 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论探索与实验孕育第34页
        2.1.3 十四大以来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第34-39页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第39-46页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外延第39-40页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第40页
        2.2.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性质第40-41页
        2.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与框架第41-44页
        2.2.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贡献和使命第44-46页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对大众的深刻影响第46-52页
        2.3.1 社会生产生活发生结构性升级第46-49页
        2.3.2 人们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极大改变第49-50页
        2.3.3 民族自尊与自信大幅提升第50-52页
    §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历程第52-57页
        2.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含义第52-53页
        2.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必要性第53-55页
        2.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发展历程第55-57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状况调查分析第57-76页
    §3.1 大众认知认同状况问卷调查第57-59页
        3.1.1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状况的意义第57页
        3.1.2 调查设计第57-59页
    §3.2 问卷结果分析第59-73页
        3.2.1 调查概况第59页
        3.2.2 对一般民众问卷结果的分析第59-67页
        3.2.3 对高校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第67-73页
        3.2.4 民众与高校学生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第73页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现状基本结论第73-76页
        3.3.1 多数人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了民生第73-74页
        3.3.2 认知具有碎片性和模糊性第74页
        3.3.3 认同交织着质疑第74-76页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理论障碍第76-90页
    §4.1 理论体系不尽完善第76-82页
        4.1.1 理论基础亟待加固第76-80页
        4.1.2 重要范畴亟待厘清第80-81页
        4.1.3 核心理论亟待整合第81-82页
    §4.2 理论传播中存在误读和片而性第82-84页
        4.2.1 误读“七月讲话”妨碍人们认知改革的根本目的第82-83页
        4.2.2 片面领会“南巡讲话”加剧了手段的目的化第83-84页
    §4.3 西方思潮对我国改革目标理论的解构第84-90页
        4.3.1 利益分化是庸俗化思潮产生实际影响的经济条件第84-85页
        4.3.2 苏东剧变已经证明西方思潮的解构力第85-87页
        4.3.3 新自由主义思潮企图将我国改革引上邪路第87-90页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现实阻力第90-103页
    §5.1 市场化改革中劳动收入增长滞后第90-95页
        5.1.1 大众在收入差距拉大中处于不利地位第90-93页
        5.1.2 大众迫切期盼共同富裕第93-95页
    §5.2 市场经济的“野性”危害民生第95-96页
        5.2.1 趋利瓦解人与人的相互信任第95页
        5.2.2 成本外化加重民众负担第95-96页
    §5.3 腐败问题使大众质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6-97页
        5.3.1 部分官员腐败致使政府公信力下降第96页
        5.3.2 垄断行业的腐败使人们质疑市场经济的方向第96-97页
    §5.4 大众利益的制度根基受冲击第97-103页
        5.4.1 公有制是人民群众做主的经济制度根基第97-99页
        5.4.2 市场化改革中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第99-100页
        5.4.3 冲击公有制经济挑战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第100-103页
第六章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基本条件第103-114页
    §6.1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103-106页
        6.1.1 以马学为基,融西学之技,夯实理论基础第103-104页
        6.1.2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第104-105页
        6.1.3 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回应中国问题第105-106页
    §6.2 缩小实然与应然差距以取信于民第106-109页
        6.2.1 各类问题集中反映为实然与应然差距第106-107页
        6.2.2 体制与制度的价值差异是引发差距的重要原因第107-108页
        6.2.3 缩小差距须用社会主义制度钳制市场经济野性第108-109页
    §6.3 遵循教育、宣传、传播的一般原理第109-114页
        6.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一般原则第109-110页
        6.3.2 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多层次的大众化主体第110-112页
        6.3.3 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112-114页
结语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8-126页
附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情况调查表第126-128页
附录2:高校学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情况调查表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征地收益分配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