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边坡敏感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边坡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2 边坡稳定性及可靠度计算理论 | 第19-28页 |
2.1 边坡稳定性计算理论 | 第19-24页 |
2.1.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9页 |
2.1.2 极限平衡法 | 第19-24页 |
2.2 边坡可靠度计算理论 | 第24-26页 |
2.2.1 功能函数与极限状态方程 | 第24页 |
2.2.2 可靠度指标和失效概率 | 第24-26页 |
2.2.3 可靠度表达方式 | 第26页 |
2.3 边坡可靠度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影响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28-35页 |
3.1 边坡稳定性因素敏感性分析理论 | 第28-29页 |
3.2 算例分析 | 第29-34页 |
3.2.1 计算模型和参数的选取 | 第29-30页 |
3.2.2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敏感性分析 | 第30-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影响黄土高边坡可靠度的因素分析 | 第35-54页 |
4.1 抗剪强度参数统计的不确定性 | 第35-45页 |
4.1.1 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异系数 | 第35-37页 |
4.1.2 抗剪强度参数的相关系数 | 第37-38页 |
4.1.3 抗剪强度参数的概率分布类型 | 第38-45页 |
4.2 抗剪强度参数不确定性对可靠度指标的影响 | 第45-53页 |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取 | 第45页 |
4.2.2 变异系数对可靠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4.2.3 相关系数对可靠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4.2.4 概率分布类型对可靠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基于目标可靠度的黄土高填方边坡坡型设计 | 第54-73页 |
5.1 研究区填方高边坡现状 | 第54-55页 |
5.2 目标可靠度 | 第55-56页 |
5.3 黄土高填方边坡综合坡率的确定 | 第56-71页 |
5.3.1 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取 | 第56-57页 |
5.3.2 基于目标可靠度下的坡高、坡角关系 | 第57-68页 |
5.3.3 安全系数、失效概率与目标可靠度之间的关系 | 第68-70页 |
5.3.4 延安地区黄土高填方边坡综合坡率选取 | 第70-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 降雨入渗下黄土高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 | 第73-88页 |
6.1 降雨对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3页 |
6.2 非饱和土渗流理论 | 第73-77页 |
6.2.1 饱和土与非饱和土渗流速度 | 第73-74页 |
6.2.2 饱和土与非饱和土渗流微分方程 | 第74-76页 |
6.2.3 渗流方程定解条件 | 第76-77页 |
6.3 降雨条件下边坡渗流稳定可靠性分析 | 第77-86页 |
6.3.1 工程简介 | 第77-79页 |
6.3.2 边坡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 | 第79-81页 |
6.3.3 模型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 | 第81-82页 |
6.3.4 降雨入渗对边坡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 第82-85页 |
6.3.5 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 | 第85-86页 |
6.4 防治措施建议 | 第8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8-89页 |
7.2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