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农业气象学论文--农业气候论文

1960-2016年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20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0-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0-22页
    2.2 数据来源与选取第22-23页
    2.3 研究内容第23页
    2.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2.4.1 数据处理第23-24页
        2.4.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2.4.3 技术路线图第25-26页
第3章 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第26-40页
    3.1 二十四节气气温变化特征第26-28页
    3.2 二十四节气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特征第28-30页
    3.3 物候性节气气温变化及突变特征第30-34页
        3.3.1 惊蛰气温变化及突变特征第30-31页
        3.3.2 清明气温变化及突变特征第31-32页
        3.3.3 小满气温变化及突变特征第32-33页
        3.3.4 芒种气温变化及突变特征第33-34页
    3.4 物候性节气气温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第34-40页
        3.4.1 物候性节气气温空间分布特征第34-36页
        3.4.2 物候性节气气温空间变化特征第36-40页
第4章 二十四节气降水变化特征分析第40-52页
    4.1 二十四节气降水量变化特征第40-41页
    4.2 二十四节气降水量年代际变化特征第41-43页
    4.3 物候性节气降水量变化及突变特征第43-47页
        4.3.1 惊蛰降水量变化及突变特征第43-44页
        4.3.2 清明降水量变化及突变特征第44-45页
        4.3.3 小满降水量变化及突变特征第45-46页
        4.3.4 芒种降水量变化及突变特征第46-47页
    4.4 物候性节气降水量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第47-52页
        4.4.1 物候性节气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第47-49页
        4.4.2 物候性节气降水量空间变化特征第49-52页
第5章 二十四节气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第52-64页
    5.1 二十四节气日照时数变化特征第52-53页
    5.2 二十四节气日照时数年代际变化特征第53-55页
    5.3 物候性节气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及突变特征第55-59页
        5.3.1 惊蛰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及突变特征第55-56页
        5.3.2 清明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及突变特征第56-57页
        5.3.3 小满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及突变特征第57-58页
        5.3.4 芒种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及突变特征第58-59页
    5.4 物候性节气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第59-64页
        5.4.1 物候性节气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特征第59-60页
        5.4.2 物候性节气日照时数空间变化特征第60-64页
第6章 冬小麦物候期对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的响应第64-74页
    6.1 物候期统计特征第64-66页
    6.2 关键物候期空间变化特征第66-69页
    6.3 物候期对24节气气候变化的响应第69-74页
第7章 结论第74-78页
    7.1 结论第74-76页
    7.2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致谢第86-88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参转录因子SmLBD23和SmLBD16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全基因组数据对丹参普遍胁迫蛋白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