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5-29页 |
1.1 丹参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1.1.1 丹参活性成分及其功效 | 第15页 |
1.1.2 丹参的种类和资源分布 | 第15页 |
1.1.3 丹参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 第15-16页 |
1.1.4 丹参资源的应用 | 第16页 |
1.1.5 丹参次生代谢物的合成途径 | 第16-19页 |
1.2 茉莉酸(JAs)信号通路研究概述 | 第19-23页 |
1.2.1 茉莉酸类化合物信号通路 | 第19-22页 |
1.2.2 植物次生代谢与茉莉酸信号通路 | 第22-23页 |
1.3 LBD转录因子概述 | 第23-27页 |
1.3.1 LBD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 第23-24页 |
1.3.2 LBD转录因子的功能 | 第24-2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第2章 SmLBD23和SmLBD16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7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9-3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2.1.2 主要试剂及试剂配制 | 第29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2.2.1 RNA提取及反转录方法 | 第30页 |
2.2.2 丹参SmLBD23和SmLBD16基因的克隆 | 第30-31页 |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第31-3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7页 |
2.3.1 丹参基因SmLBD23和SmLBD16的克隆 | 第32页 |
2.3.2 丹参基因SmLBD23和SmLBD16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2-37页 |
第3章 SmLBD23和SmLBD16的亚细胞定位 | 第37-43页 |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7-39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3.1.2 主要试剂及试剂配制 | 第37-39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3.2.1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 第39页 |
3.2.2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瞬时转化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第4章 转基因丹参植株的获得及花青素、总黄酮和总酚酸的检测 | 第43-55页 |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3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3-49页 |
4.2.1 采用Gateway方法进行SmLBD23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44页 |
4.2.2 SmLBD16干涉载体的构建 | 第44-45页 |
4.2.3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化丹参 | 第45页 |
4.2.4 在DNA和RNA水平上验证转基因丹参植株 | 第45-47页 |
4.2.5 转基因植株花青素、总黄酮和总酚酸的检测 | 第47-49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4.3.1 SmLBD23过表达载体和SmLBD16干涉载体的构建 | 第49页 |
4.3.2 转基因株系DNA水平的检测 | 第49-50页 |
4.3.3 转基因株系RNA水平的检测 | 第50-51页 |
4.3.4 转基因丹参植株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第51-52页 |
4.3.5 丹参转基因植株总酚酸含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4.3.6 转基因丹参植株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53-55页 |
第5章 转基因丹参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检测及和代谢通路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 | 第55-65页 |
5.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55页 |
5.1.1 植物材料 | 第55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5-58页 |
5.2.1 标品的配制 | 第55-56页 |
5.2.2 样品溶液的配制 | 第56页 |
5.2.3 液相色谱条件 | 第56页 |
5.2.4 HPLC方法学验证 | 第56-57页 |
5.2.5 丹参次生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7-58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8-65页 |
5.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8页 |
5.3.2 HPLC方法学验证 | 第58页 |
5.3.3 转基因丹参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检测 | 第58-61页 |
5.3.4 转基因株系次生代谢途径中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1-65页 |
第6章 SmLBD23和SmLBD16在茉莉酸信号通路的作用 | 第65-73页 |
6.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65页 |
6.1.1 植物材料 | 第65页 |
6.1.2 主要试剂 | 第65页 |
6.1.3 主要仪器 | 第65页 |
6.2 实验方法 | 第65-67页 |
6.2.1 SmLBD23和SmLBD16在丹参不同器官中的表达 | 第65页 |
6.2.2 SmLBD23和SmLBD16在MeJA处理的丹参中的表达 | 第65-66页 |
6.2.3 SmLBD23和SmLBD16在过表达SmMYC2的丹参植株中的表达 | 第66页 |
6.2.4 SmLBD23和SmLBD16在过表达/干涉SmJAZ的丹参植株中的表达 | 第66页 |
6.2.5 SmLBD23、SmLBD16与SmMYC2、SmMYB和SmJAZ的蛋白互作研究 | 第66-67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67-73页 |
6.3.1 SmLBD23和SmLBD16在丹参不同器官中的表达 | 第67-68页 |
6.3.2 SmLBD23和SmLBD16在MeJA处理的丹参中的表达 | 第68页 |
6.3.3 SmLBD23和SmLBD16在过表达SmMYC2的丹参植株中的表达 | 第68-69页 |
6.3.4 SmLBD23和SmLBD16在过表达/干涉SmJAZ的丹参植株中的表达 | 第69-70页 |
6.3.5 SmLBD23、SmLBD16与SmMYC2、SmMYB和SmJAZ的蛋白互作研究 | 第70-73页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3-77页 |
7.1 SmLBD23和SmLBD16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73页 |
7.2 SmLBD23和SmLBD16的亚细胞定位 | 第73-74页 |
7.3 转基因丹参植株的获得及花青素、总黄酮和总酚酸的检测 | 第74页 |
7.4 转基因丹参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检测及和代谢通路中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 | 第74-75页 |
7.5 SmLBD23和SmLBD16在茉莉酸信号通路的作用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