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社区绿道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深圳市绿道建设与研究的兴起 | 第10页 |
1.1.2 深圳市绿道建设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第10-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的问题与启示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深圳市南山区社区绿道评价基础研究 | 第19-48页 |
2.1 使用后评价(POE)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2.1.1 使用后评价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使用后评价的特点与原则 | 第19-20页 |
2.1.3 使用后评价的方法 | 第20页 |
2.1.4 使用后评价的程序 | 第20-21页 |
2.1.5 南山区社区绿道POE流程设计 | 第21-22页 |
2.2 社区绿道概述 | 第22-24页 |
2.2.1 绿道的定义与分级 | 第22-23页 |
2.2.2 社区绿道的概念界定 | 第23页 |
2.2.3 社区绿道的功能 | 第23-24页 |
2.2.4 社区绿道的特点 | 第24页 |
2.3 深圳市社区绿道建设概况 | 第24-42页 |
2.3.1 南山区社区绿道建设的历程 | 第24-25页 |
2.3.2 深圳市社区绿道规划建设的标准 | 第25-28页 |
2.3.3 南山区社区绿道建设要素分析 | 第28-38页 |
2.3.4 南山区社区绿道使用者行为分析 | 第38-40页 |
2.3.5 南山区社区绿道的特点总结 | 第40-42页 |
2.4 评价因子的确定与问卷调查 | 第42-46页 |
2.4.1 评价因子的确定 | 第42页 |
2.4.2 评价权重的确定 | 第42-45页 |
2.4.3 评语集的确定 | 第45页 |
2.4.4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第45-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深圳市南山区社区绿道综合评价 | 第48-72页 |
3.1 慢行系统 | 第48-60页 |
3.1.1 绿道布局 | 第48-53页 |
3.1.2 绿道自身建设 | 第53-59页 |
3.1.3 慢行系统总体评价 | 第59-60页 |
3.2 设施系统 | 第60-68页 |
3.2.1 环境设施 | 第60-63页 |
3.2.2 服务设施 | 第63-65页 |
3.2.3 绿道标识 | 第65-66页 |
3.2.4 设施系统总体评价 | 第66-68页 |
3.3 绿化系统 | 第68-71页 |
3.3.1 树种选择 | 第68-69页 |
3.3.2 种植形式 | 第69页 |
3.3.3 色彩搭配 | 第69-70页 |
3.3.4 绿化系统总体评价 | 第70-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4章 深圳市南山区社区绿道优化策略 | 第72-90页 |
4.1 南山区社区绿道优化目标及原则 | 第72页 |
4.1.1 优化目标 | 第72页 |
4.1.2 优化原则 | 第72页 |
4.2 构建完善的慢行系统网络体系 | 第72-80页 |
4.2.1 慢行系统分区 | 第73-74页 |
4.2.2 调整网络布局 | 第74-77页 |
4.2.3 社区绿道分类 | 第77-78页 |
4.2.4 优化铺装形式 | 第78-79页 |
4.2.5 完善无障碍设计 | 第79-80页 |
4.3 建立与社区绿道结合紧密的设施系统 | 第80-88页 |
4.3.1 增加设施数量 | 第80-83页 |
4.3.2 协调设施分布 | 第83-85页 |
4.3.3 增强设施的舒适性与美观性 | 第85-88页 |
4.4 营造凸显南山区特色的绿化系统 | 第88-89页 |
4.4.1 巧用现有植物绿化 | 第88-89页 |
4.4.2 营造特色植物景观 | 第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 第95-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