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区域差异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 绪论第11-28页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0.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0.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0.2 国内外金融排斥研究现状第13-25页
        0.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0.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4页
        0.2.3 研究现状的总结与评述第24-25页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5-27页
        0.3.1 研究内容第25-26页
        0.3.2 研究方法第26-27页
    0.4 论文的创新点第27-28页
1.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8-38页
    1.1 金融排斥相关理论第28-35页
        1.1.1 金融排斥的内涵第28-29页
        1.1.2 金融排斥的特征第29-30页
        1.1.3 金融排斥的分类第30-33页
        1.1.4 金融排斥产生的背景第33-35页
    1.2 金融排斥的判定和评价方法第35-38页
        1.2.1 金融排斥的判定标准第35-36页
        1.2.2 金融排斥测算和评价方法第36-38页
2. 我国农村各地区金融排斥区域差异指数测度第38-55页
    2.1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状况第38-43页
        2.1.1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总体状况第38-41页
        2.1.2 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分布特点第41-43页
    2.2 我国农村各地区金融排斥指数测算第43-51页
        2.2.1 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第43-45页
        2.2.2 指标变量的选取与构建第45-47页
        2.2.3 金融排斥指数设计(变异系数法)第47-49页
        2.2.4 实证分析及结果第49-51页
    2.3 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原因探析第51-55页
        2.3.1 双 W 原则第51-52页
        2.3.2 农业生产的脆弱性第52-53页
        2.3.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劣第53-54页
        2.3.4 农民金融知识匿乏第54-55页
3.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区域差异性分析第55-75页
    3.1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区域聚类第55-60页
        3.1.1 聚类方法介绍第55-57页
        3.1.2 指标变量选取与构建第57-58页
        3.1.3 实证结果分析第58-60页
    3.2 各区域农村金融效率评价第60-67页
        3.2.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第60-63页
        3.2.2 指标变量选取及构建第63-65页
        3.2.3 CCR 输出结果分析第65-66页
        3.2.4 BCC 输出结果分析第66-67页
    3.3 金融排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67-75页
        3.3.1 指标变量选取第67-69页
        3.3.2 皮尔逊相关系数第69-70页
        3.3.3 实证结果分析第70-75页
4. 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形成机理及传递效应第75-85页
    4.1 农村金融主体的行为偏好分析第75-80页
        4.1.1 基于 Iqbal 模型的农户借贷行为分析第75-76页
        4.1.2 基于 B-S-M 模型的农村金融机构行为分析第76-79页
        4.1.3 农村金融市场中的政府行为分析第79-80页
    4.2 农村金融排斥的形成与传导第80-81页
    4.3 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影响效应第81-85页
        4.3.1 贫困放大效应(马太效应)第81-82页
        4.3.2 区域金融荒漠化第82-83页
        4.3.3 加剧社会不安第83-84页
        4.3.4 增加反洗钱难度第84-85页
5.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破解路径第85-89页
    5.1 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第85-86页
        5.1.1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第85页
        5.1.2 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第85页
        5.1.3 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第85-86页
        5.1.4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第86页
    5.2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第86-87页
        5.2.1 规范农村地区信用体系第86-87页
        5.2.2 完善农村地区法律法规第87页
        5.2.3 普及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第87页
    5.3 因地制宜制定缓解对策第87-89页
        5.3.1 促进农村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第87-88页
        5.3.2 针对农民具体需求设计金融产品第88页
        5.3.3 扶持农村微型金融机构发展第88-8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89-90页
    6.1 结论第89页
    6.2 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致谢第94-95页
个人简历第95-96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6-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融资融券对中小板市场波动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