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财政理论论文--国家机关会计(政府会计)、预算会计论文

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3 研究述评第14页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4-15页
    1.4 创新性、不足第15-17页
第二章 政府会计制度概述第17-21页
    2.1 政府会计的界定第17-18页
    2.2 政府会计中的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第18-19页
        2.2.1 收付实现制第18页
        2.2.2 权责发生制第18-19页
        2.2.3 修正的收付实现制第19页
        2.2.4 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第19页
    2.3 政府会计的相关理论第19-21页
        2.3.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政府会计体系第19-20页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会计确认基础第20-21页
第三章 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理论分析第21-30页
    3.1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基础研究第21-24页
        3.1.1 收付实现制在我国存在的原因第21-22页
        3.1.2 收付实现制在我国政府会计应用中的局限性第22-24页
    3.2 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第24-30页
        3.2.1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第24-25页
        3.2.2 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分析第25-30页
第四章 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经验借鉴第30-38页
    4.1 新西兰的改革实践第30-32页
    4.2 美国的改革实践第32-34页
    4.3 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对我国的经验借鉴第34-38页
        4.3.1 政府职能及管理理念的转变是改革成功的前提第34-35页
        4.3.2 走立足于本国国情的改革道路是改革得以延续的保障第35-36页
        4.3.3 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改革成果得以维护的保障第36-38页
第五章 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构建设想第38-48页
    5.1 运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条件第38-41页
        5.1.1 法律支持第38-39页
        5.1.2 理论支持第39-40页
        5.1.3 技术支持第40-41页
    5.2 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系统构建第41-48页
        5.2.1 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原则第41-42页
        5.2.2 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思路第42-48页
第六章 结论第48-49页
    6.1 结论第48页
    6.2 研究的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排斥区域差异性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环境下P2P借贷出借人出借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