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7页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论文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9页 |
1.5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21-26页 |
2.1 风险管理概述 | 第21-22页 |
2.1.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2.2 汽车金融及风险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 第22-26页 |
2.2.1 汽车金融的研究发展 | 第22-23页 |
2.2.2 汽车金融风险的概念 | 第23页 |
2.2.3 国外汽车金融风险研究综述 | 第23-24页 |
2.2.4 我国汽车金融风险研究综述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重汽财务公司汽车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 第26-45页 |
3.1 公司概况 | 第26-27页 |
3.2 汽车金融发展状况 | 第27-28页 |
3.3 发展历程 | 第28页 |
3.4 主要产品 | 第28-29页 |
3.5 运营流程 | 第29-31页 |
3.6 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31-37页 |
3.6.1 内部环境 | 第31-33页 |
3.6.2 目标设定 | 第33-34页 |
3.6.3 风险识别 | 第34-35页 |
3.6.4 风险评估 | 第35页 |
3.6.5 风险应对 | 第35页 |
3.6.6 控制活动 | 第35-37页 |
3.6.7 信息沟通 | 第37页 |
3.6.8 监控 | 第37页 |
3.7 重汽财务公司汽车金融业务内部控制 | 第37-45页 |
第四章 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5-49页 |
4.1 重汽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4.1.1 金融行业属性有待提高,管理水平薄弱 | 第45页 |
4.1.2 为集团公司促销产品的压力 | 第45页 |
4.1.3 过度依赖经销商 | 第45-46页 |
4.1.4 风险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 第46页 |
4.1.5 风险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 第46页 |
4.1.6 风险预警信息反应滞后,风险处置化解能力薄弱 | 第46页 |
4.1.7 科技信息系统较为落后 | 第46页 |
4.2 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 | 第46-49页 |
4.2.1 风险文化建设不足 | 第47页 |
4.2.2 执行力不到位 | 第47页 |
4.2.3 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 | 第47页 |
4.2.4 对经销商缺乏有效控制 | 第47页 |
4.2.5 员工风险观念保守陈旧 | 第47-48页 |
4.2.6 稽核审计的作用尚未完全体现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汽车金融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 第49-65页 |
5.1 风险识别 | 第49-50页 |
5.1.1 风险识别方法 | 第49页 |
5.1.2 风险识别分析 | 第49-50页 |
5.2 风险种类 | 第50-54页 |
5.2.1 资金风险 | 第50页 |
5.2.2 信用风险 | 第50页 |
5.2.3 法律风险 | 第50页 |
5.2.4 市场风险 | 第50-51页 |
5.2.5 政策风险 | 第51页 |
5.2.6 操作风险 | 第51-52页 |
5.2.7 资金结构风险 | 第52页 |
5.2.8 流动性风险 | 第52-53页 |
5.2.9 人力资源风险 | 第53-54页 |
5.2.10 信息科技风险 | 第54页 |
5.3 风险评估 | 第54-59页 |
5.3.1 风险评估标准 | 第54-55页 |
5.3.2 风险评估方法 | 第55页 |
5.3.3 风险评估分析 | 第55-59页 |
5.4 风险应对 | 第59-63页 |
5.4.1 规范汽车金融业务流程,强化风险控制和责任意识 | 第59页 |
5.4.2 加强内外部审计,加强检查发现问题的梳理和整改工作 | 第59-60页 |
5.4.3 强化风险控制,夯实基础管理,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 第60页 |
5.4.4 对各业务模式的管理办法不断加以完善 | 第60-61页 |
5.4.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 第61页 |
5.4.6 建立科学激励约束分配机制,调动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 第61-63页 |
5.5 控制活动 | 第63-65页 |
5.5.1 提高员工风险防控意识 | 第63页 |
5.5.2 加强内部控制各环节的有效执行 | 第63页 |
5.5.3 健全风险控制机制 | 第63-65页 |
第六章 完善汽车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 第65-74页 |
6.1 完善控制体系 | 第65-68页 |
6.1.1 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 第65-66页 |
6.1.2 健全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 第66-67页 |
6.1.3 健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 第67-68页 |
6.1.4 健全流动性管理体系 | 第68页 |
6.2 加强内外部监督 | 第68-69页 |
6.2.1 紧紧围绕监管要求开展风险管理 | 第68-69页 |
6.2.2 利用集团优势加强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 | 第69页 |
6.2.3 加强对汽车经销商的风险管理 | 第69页 |
6.3 完善信息管理 | 第69-71页 |
6.3.1 加大科技信息费用投入,以技术为支撑,建立公司流程风控体系 | 第70页 |
6.3.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改进现有风控模式 | 第70-71页 |
6.4 成立专业经营机构 | 第71-72页 |
6.5 建立符合金融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 | 第72-7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4页 |
7.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