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论文--波导光学与集成光学论文

五层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传输特性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表面等离子的研究背景第12-16页
        1.2.1 表面等离子体与表面等离子激元第12-13页
        1.2.2 表面等离子体的激发方式第13-15页
        1.2.3 表面等离子体的发展概况第15-16页
    1.3 表面等离子体的技术应用第16-19页
    1.4 表面等离子体的发展趋势第19-20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研究方法第21-38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表面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第21-25页
        2.2.1 色散关系第21-23页
        2.2.2 表面等离子体的传输特性第23-25页
    2.3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基本理论第25-29页
    2.4 表面等离子体 MIM 型波导的数值模拟第29-32页
    2.5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第32-37页
        2.5.1 Yee 元胞以及差分格式第32-35页
        2.5.2 数值稳定性条件第35页
        2.5.3 FDTD 吸收边界条件第35-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3章 新型金属—多层绝缘介质—金属表面等离子波导的传输特性分析第38-48页
    3.1 引言第38-39页
    3.2 MMIM 波导结构模型和理论分析第39-41页
        3.2.1 结构设计第39页
        3.2.2 理论分析第39-41页
    3.3 波导数值模拟与结果讨论第41-47页
        3.3.1 波导传输特性第42-43页
        3.3.2 金属层角度对场强变化的影响第43-45页
        3.3.3 场强变化第45-47页
    3.4 结论第47-48页
第4章 一种适用于湿度传感的表面等离子微环传感器第48-56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模型构建与理论分析第48-50页
        4.2.1 表面等离子微环传感器的传递函数第48-50页
        4.2.2 相对湿度与 PI 介电常数的关系第50页
    4.3 仿真分析与讨论第50-55页
        4.3.1 电场分析第50-52页
        4.3.2 有效折射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第52-53页
        4.3.3 传感特性分析第53-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103、R106、E109位点突变对磷脂酶A1酶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夹层板在磁场中的非线性随机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