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玄武岩纤维的性能及其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引言第13-14页
   ·玄武岩纤维的基本性能第14-15页
     ·CBF的成分及结构第14页
     ·玄武岩纤维的主要性能第14-15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第15-20页
     ·影响界面的粘结强度的因素第16-17页
     ·界面改性的主要方法第17-20页
   ·可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第20-23页
     ·大分子自组装概述第20页
     ·聚合物刷的形成第20-22页
     ·聚合物刷的应用第22-23页
   ·光敏双亲聚合物的设计与构成第23-24页
   ·LFT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第24-25页
   ·研究目的、思路与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玄武岩纤维的热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能第27-39页
   ·引言第27页
   ·实验部分第27-28页
     ·原料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页
     ·测试表征第28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8-37页
     ·热稳定性能分析第28-29页
     ·耐水性分析第29-31页
     ·耐酸性能分析第31-33页
     ·耐碱性能分析第33-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可控光交联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39-51页
   ·引言第39-40页
   ·实验部分第40-42页
     ·原材料第40页
     ·原料预处理第40-41页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41-42页
     ·结构表征方法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50页
     ·可控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设计第42-43页
     ·聚合条件的选择第43页
     ·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的表征第43-45页
     ·嵌段聚合物的红外光谱第45-46页
     ·嵌段聚合物的核磁共振第46-48页
     ·嵌段组分的相容性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可控光交联嵌段聚合物对玄武岩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第51-71页
   ·引言第51-52页
   ·实验部分第52-55页
     ·原材料及仪器第52页
     ·样品的制样第52-53页
     ·分析与表征第53-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69页
     ·嵌段共聚物在玄武岩纤维表面的表面形貌第55-57页
     ·嵌段共聚物在玄武岩纤维上的接枝密度第57-58页
     ·嵌段共聚物对基质表面性能的影响第58-60页
     ·嵌段共聚物在玻璃片上的自组装第60-63页
     ·嵌段聚合物处理对玄武岩纤维增强聚苯乙烯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第63-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界面柔性层的引入及控制对玄武岩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界面结晶行为的影响第71-90页
   ·引言第71-72页
   ·实验部分第72-73页
     ·原材料及设备第72页
     ·结晶试样的制备第72-73页
     ·分析与表征第73页
   ·结果与讨论第73-88页
     ·热历史及界面处理方法对横晶产生的影响第73-75页
     ·不同的偶联剂处理对界面横晶的影响第75-77页
     ·非均相成核理论分析横晶的产生第77-83页
     ·剪切场的作用对纤维周围晶体形貌的影响第83-85页
     ·界面横晶对界面剪切强度的影响第85-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六章 玄武岩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90-108页
   ·引言第90页
   ·实验部分第90-94页
     ·制备工艺第90-92页
     ·实验原料及设备第92-93页
     ·实验工艺参数第93页
     ·样条的制备第93页
     ·测试方法第93-94页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4-107页
     ·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4-97页
     ·纤维分散情况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第97-102页
     ·大分子偶联剂对BF/PP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02-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8-111页
   ·本论文主要结论第108-109页
   ·展望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8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等网络信誉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从鱼到人:主要病原性弧菌的致病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