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网络信誉管理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8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P2P网络及其应用 | 第14-15页 |
·P2P网络体系结构 | 第14页 |
·P2P技术的应用 | 第14-15页 |
·信任与信誉 | 第15-19页 |
·信任 | 第15页 |
·信誉 | 第15-16页 |
·信任的特性和分类 | 第16-18页 |
·信誉系统的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P2P网络下的信誉和信誉系统 | 第19-20页 |
·典型的信誉系统和模型 | 第20-23页 |
·P2P信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本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6-28页 |
第2章 信誉的存储管理 | 第28-59页 |
·引言 | 第28-29页 |
·信誉系统的分类及性质 | 第29-31页 |
·信誉系统框架结构 | 第31-32页 |
·无需第三方验证的本地信誉存储管理 | 第32-48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32-34页 |
·信誉证书的生成及验证 | 第34-42页 |
·信誉证书的格式 | 第34-37页 |
·信誉证书生成及验证协议 | 第37-39页 |
·过程分析 | 第39-42页 |
·安全分析 | 第42-44页 |
·性能分析 | 第44-48页 |
·实验与性能对比 | 第44-47页 |
·扩展性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页 |
·基于RSA门限秘密共享的防欺诈的信誉存储管理 | 第48-57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48-49页 |
·基于RSA门限秘密共享方案 | 第49-52页 |
·基于RSA的门限秘密共享体制 | 第49页 |
·秘密份额和验证份额的分割 | 第49-50页 |
·秘密信息的重构 | 第50-51页 |
·防欺诈验证 | 第51-52页 |
·基于RSA门限秘密共享方案的信誉存储管理方案 | 第52-54页 |
·网络传输过程 | 第52-54页 |
·数据流程 | 第54页 |
·性能分析和对比 | 第54-56页 |
·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对比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3章 不同体系结构下信誉查询性能分析 | 第59-69页 |
·引言 | 第59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59-60页 |
·信誉网络的体系结构 | 第60-63页 |
·集中式的信誉结构 | 第60-61页 |
·纯分布式的信誉结构 | 第61-62页 |
·部分分布式的信誉结构 | 第62-63页 |
·信誉查询分析 | 第63-68页 |
·部分分布的信誉结构查询分析 | 第63-66页 |
·各种体系结构下的信誉查询的对比 | 第66-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分布式体系结构下信誉查询请求传播模型 | 第69-81页 |
·引言 | 第69-70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70-71页 |
·PMR模型 | 第71-78页 |
·设计原则 | 第71-72页 |
·基本符号 | 第72-73页 |
·建立模型 | 第73页 |
·分析模型 | 第73-78页 |
·分析比较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基于激励与惩罚机制的信誉计算 | 第81-94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信誉计算模型分类 | 第82-83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83-84页 |
·计算模型的设计 | 第84-91页 |
·功能结构设计 | 第84-85页 |
·模型设计 | 第85-90页 |
·直接交易经历 | 第85-86页 |
·推荐 | 第86-87页 |
·激励与惩罚 | 第87-90页 |
·计算模型 | 第90-91页 |
·性能分析 | 第91-92页 |
·小结 | 第92-94页 |
第6章 基于模糊集的信誉计算方法 | 第94-109页 |
·引言 | 第94-95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95-96页 |
·信誉的表示形式 | 第96-99页 |
·因素表示法 | 第97页 |
·贝叶斯概率表示法 | 第97-98页 |
·D-S证据理论表示法 | 第98页 |
·DSmT证据理论表示法 | 第98页 |
·模糊集理论表示法 | 第98-99页 |
·不同表示形式转化为模糊集表示形式 | 第99-102页 |
·因素表示法的转换 | 第99-100页 |
·贝叶斯方法的转换 | 第100页 |
·证据理论方法的转换 | 第100-102页 |
·信誉的综合评判 | 第102-107页 |
·评判过程 | 第102-104页 |
·实验 | 第104-107页 |
·评判对比 | 第107页 |
·与第5章对比 | 第107-108页 |
·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23-125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