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三维建模与矿化分布规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 第9页 |
1.2 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1.3.1 技术路线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3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地质资料数字化与地质数据库建立 | 第13-23页 |
2.1 矿区地质特征 | 第13-14页 |
2.1.1 矿床地质特征 | 第13页 |
2.1.2 矿体地质特征 | 第13-14页 |
2.2 地质资料数字化 | 第14-19页 |
2.2.1 地质资料的收集 | 第14页 |
2.2.2 地质资料的扫描数字化 | 第14-15页 |
2.2.3 地质勘探工程数字化 | 第15-19页 |
2.3 数据的检查与整合 | 第19-21页 |
2.3.1 数据的检查 | 第20-21页 |
2.3.2 数据的整合 | 第21页 |
2.4 地质数据库的建立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矿体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 第23-43页 |
3.1 地质工程数据模型与构建 | 第23-26页 |
3.1.1 勘探工程模型与构建 | 第24-25页 |
3.1.2 勘探线模型与构建 | 第25-26页 |
3.1.3 地质剖面图模型与构建 | 第26页 |
3.2 矿体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与构建方法 | 第26-35页 |
3.2.1 矿体线串模型与圈定方法 | 第26-29页 |
3.2.2 矿体线框模型与连接方法 | 第29-31页 |
3.2.3 矿体块体模型与构建方法 | 第31-35页 |
3.3 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三维模型构建 | 第35-43页 |
3.3.1 基于勘探线地质剖面图的三维实体建模 | 第36-38页 |
3.3.2 基于中段地质平面图的三维实体建模 | 第38-39页 |
3.3.3 结合剖面图与中段图的三维实体建模 | 第39-41页 |
3.3.4 大尹格庄金矿床矿体块体模型的建立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矿体空间变化结构分析与矿体储量估算 | 第43-54页 |
4.1 矿体空间变化结构分析 | 第43-46页 |
4.1.1 样品数据统计 | 第43-44页 |
4.1.2 变异函数及椭球体计算 | 第44-46页 |
4.2 块体单元估值与矿体储量计算 | 第46-54页 |
4.2.1 普通克里格法估值 | 第46-49页 |
4.2.2 距离反比加权法估值 | 第49-50页 |
4.2.3 矿体储量计算与三维可视化显示 | 第50-54页 |
第五章 矿化指标提取与矿化分布规律分析 | 第54-64页 |
5.1 巨大立方体空间与立体单元划分 | 第54页 |
5.2 矿化指标提取与计算 | 第54-58页 |
5.2.1 矿化指标定义 | 第54-55页 |
5.2.2 矿化指标的计算与综合 | 第55-58页 |
5.3 基于矿化指标的矿化投影分布 | 第58-64页 |
5.3.1 矿化投影分布图 | 第58-62页 |
5.3.2 矿化空间分布规律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