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相关术语的界定 | 第11-13页 |
1.3.1 课程标准 | 第11页 |
1.3.2 小学母语课程标准 | 第11-12页 |
1.3.3 课程目标与内容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4.1 中外小学母语(语文)课标的比较研究 | 第13-16页 |
1.4.2 中加小学母语(语文)课标的比较研究 | 第16-18页 |
1.4.3 中加小学母语(语文)课标中的课程目标与内容比较研究.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5.2 比较分析法 | 第18-19页 |
1.5.3 案例分析法 | 第19页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1.6.1 创新之处 | 第19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2 中加小学母语课程标准总目标比较与分析 | 第20-26页 |
2.1 中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总目标分析 | 第20-21页 |
2.2 加拿大小学母语课程标准总目标分析 | 第21-22页 |
2.3 中加小学母语课程总目标比较与分析 | 第22-26页 |
2.3.1 相同点——都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 第22-23页 |
2.3.2 相同点——都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 第23-24页 |
2.3.3 不同点——价值取向不同 | 第24页 |
2.3.4 不同点——关注点不同 | 第24-26页 |
3 中加小学母语(语文)课程标准中听说目标与内容比较 | 第26-32页 |
3.1 中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听说目标与内容 | 第26-27页 |
3.2 加拿大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听说目标与内容 | 第27-28页 |
3.3 比较与分析 | 第28-32页 |
3.3.1 相同点——都注重口语交际的“情景性”和“互动性” | 第28-29页 |
3.3.2 相同点——都强调口语的交际中情感态度和修养 | 第29页 |
3.3.3 不同点——加拿大“口语交际”目标表述更详细系统 | 第29-31页 |
3.3.4 不同点——加拿大口语交际目标更注重策略的指导 | 第31-32页 |
4 中加小学母语(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目标与内容比较 | 第32-40页 |
4.1 中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与内容 | 第32-34页 |
4.2 加拿大小学母语课程标准阅读目标与内容 | 第34-36页 |
4.3 比较与分析 | 第36-40页 |
4.3.1 不同点——我国在目标取向上侧重体验性鉴赏,加拿大重应用性指导 | 第36-38页 |
4.3.2 不同点——加拿大阅读目标更注重文本的多样化 | 第38-39页 |
4.3.3 不同点——加拿大阅读目标重视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39-40页 |
5 中加小学母语(语文)课程标准中写作目标与内容比较 | 第40-46页 |
5.1 中国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写作目标与内容 | 第40-41页 |
5.2 加拿大小学母语课程标准写作目标与内容 | 第41-42页 |
5.3 比较与分析 | 第42-46页 |
5.3.1 相同点——都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 | 第42-43页 |
5.3.2 不同点——写作指导的关注点不一样 | 第43-44页 |
5.3.3 不同点——文体类型 | 第44-46页 |
6 中加小学母语课程标准中目标与内容比较的启示 | 第46-48页 |
6.1 在阅读目标方面,应该提供多种文本方式 | 第46页 |
6.2 在写作目标方面,应该平衡个性化表达和策略指导两者的关系 | 第46-47页 |
6.3 在听说目标方面,应该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