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2 恢复性司法国内外的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1 域外关于恢复性司法的研究第11-12页
        1.2.2 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研究现状第12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第12-14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1.3.2 研究的目标和创新点第13-14页
第2章 恢复性司法的沿革及界定第14-22页
    2.1 恢复性司法的起源与发展第14-16页
        2.1.1 恢复性司法的起源第14页
        2.1.2 恢复性司法的发展第14-15页
        2.1.3 恢复性司法的现状第15-16页
    2.2 恢复性司法的概念与特征第16-22页
        2.2.1 恢复性司法的概念界定第16-18页
        2.2.2 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特征第18-22页
第3章 我国恢复性司法的现状与问题第22-33页
    3.1 我国的恢复性司法现状第22-27页
        3.1.1 附条件不起诉第22-23页
        3.1.2 刑事和解第23-24页
        3.1.3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与自诉第24-25页
        3.1.4 缓刑与假释第25-26页
        3.1.5 管制第26-27页
        3.1.6 社区矫正第27页
    3.2 我国恢复性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7-33页
        3.2.1 法律规定分布零星、散乱第28页
        3.2.2 定位不明确第28-29页
        3.2.3 被害人权利保护不充分第29页
        3.2.4 权力制约机制不完善第29-30页
        3.2.5 适用范围有限第30-32页
        3.2.6 救济程序缺陷第32-33页
第4章 完善恢复性司法本土化的对策第33-45页
    4.1 树立恢复性司法理念第33-36页
        4.1.1 更新犯罪观、刑罚观及正义观第33-34页
        4.1.2 明确恢复性司法的法律地位第34-35页
        4.1.3 重视恢复性司法的功能第35-36页
    4.2 鼓励社区、社会广泛参与第36-37页
        4.2.1 尊重社区、社会大众的参与权第36页
        4.2.2 提高大众的参与积极性第36-37页
    4.3 明确恢复性司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第37-39页
        4.3.1 适用恢复性司法程序的案件第37-38页
        4.3.2 恢复性司法适用的条件第38-39页
    4.4 保障当事人权利第39-41页
        4.4.1 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第40页
        4.4.2 关注加害人合法权利第40-41页
    4.5 完善恢复性司法的相关制度第41-45页
        4.5.1 合理规定恢复性司法程序的启动第41页
        4.5.2 完善恢复性司法的制度适用第41-43页
        4.5.3 建立恢复性司法中权力监督机制第43页
        4.5.4 完善当事人的救济制度第43-45页
第5章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口供证明力研究
下一篇:诉讼中重新鉴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