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 第7-10页 |
(一) 选题的理由 | 第7-8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8-10页 |
二、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经济生活》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述 | 第12-18页 |
一、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一) “可持续发展”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 | 第12-13页 |
(二)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13页 |
二、《经济生活》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分析 | 第13-18页 |
(一) 《经济生活》教材内容的特点 | 第13-14页 |
(二) 《经济生活》对学生着力培养的几种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14-17页 |
(三) 《经济生活》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关系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经济生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性 | 第18-22页 |
一、当前经济生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8-20页 |
(一) 教学理念的偏差 | 第18-19页 |
(二) 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环境 | 第19页 |
(三) 传统的教与学模式 | 第19-20页 |
二、《经济生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 | 第20-22页 |
(一) 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常识,学会生存 | 第20页 |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会学习 | 第20-21页 |
(三)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会做人 | 第21-22页 |
第四章 《经济生活》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 | 第22-35页 |
一、思想层面,创新教育观念,改造教学环境 | 第22-23页 |
(一) 以生为本,变革和创新教育观念 | 第22-23页 |
(二)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 | 第23页 |
二、实操层面,整合课程资源,科学合理设计教学细节 | 第23-34页 |
(一) 科学分析,合理整合《经济生活》课程资源 | 第23-24页 |
(二) 把握正确的教学原则 | 第24-26页 |
(三) 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 第26-29页 |
(四) 案例“如何赚大钱”课堂实录及分析 | 第29-34页 |
三、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 第34-35页 |
(一) 转变教学评价观念 | 第34页 |
(二) 转变学习方式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