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2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4页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1.3.2 本文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数字经济的特征与BEPS风险 | 第14-23页 |
2.1 数字经济的特征与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2.1.1 数字经济主要特征 | 第14-15页 |
2.1.2 数字经济新商业模式 | 第15页 |
2.1.3 数字经济新商业模式的特点和本质 | 第15-16页 |
2.1.4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2.2 数字经济中的BEPS风险 | 第17-19页 |
2.2.1 数字经济带来的常设机构BEPS问题 | 第17-18页 |
2.2.2 数字经济带来的无形资产相关BEPS问题 | 第18-19页 |
2.3 数字经济中BEPS风险的形成机制——以A企业为例 | 第19-23页 |
2.3.1 企业概况 | 第19-21页 |
2.3.2 A企业经营过程中涉及的BEPS问题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针对数字经济的反避税政策现状及问题 | 第23-26页 |
3.1 我国现行针对数字经济的反避税政策 | 第23-24页 |
3.1.1 针对人为避免成为常设机构的反避税政策 | 第23页 |
3.1.2 针对利用无形资产进行避税的反避税政策 | 第23-24页 |
3.2 我国针对数字经济的反避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3.2.1 常设机构反避税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3.2.2 无形资产相关反避税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第4章 针对数字经济反避税的国际探索 | 第26-29页 |
4.1 数字经济背景下常设机构反避税国际探索 | 第26-27页 |
4.1.1 拟采用虚拟常设机构认定方法 | 第26-27页 |
4.1.2 修改准备性辅助性活动范围 | 第27页 |
4.2 数字经济背景下无形资产反避税国际探索 | 第27-29页 |
4.2.1 开征利润转移税 | 第28页 |
4.2.2 修改CFC规则 | 第28-29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针对数字经济反避税政策的建议 | 第29-33页 |
5.1 建立数字经济常设机构认定规则 | 第29-30页 |
5.1.1 引入显著经济存在规则 | 第29-30页 |
5.1.2 显著经济存在规则的可行度分析 | 第30页 |
5.2 数字经济无形资产相关反避税措施 | 第30-31页 |
5.2.1 完善无形资产相关定义 | 第30-31页 |
5.2.2 完善常设机构优先原则 | 第31页 |
5.3 完善其他配套税收法制 | 第31-32页 |
5.4 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第32-33页 |
结束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