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我国股权众筹监管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9页
        1.2.2 现实意义第9-10页
    1.3 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1 国外文献综述第10页
        1.3.2 国内文献综述第10-12页
        1.3.3 文献评述第12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1.4.1 研究思路第12页
        1.4.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13-14页
第二章 股权众筹内涵与理论基础第14-18页
    2.1 股权众筹的内涵第14-16页
        2.1.1 股权众筹概述第14页
        2.1.2 股权众筹的特点第14-15页
        2.1.3 股权众筹的类型第15-16页
    2.2 理论基础第16-18页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页
        2.2.2 金融监管的法律理论第16-17页
        2.2.3 内部人控制理论第17-18页
第三章 我国股权众筹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8-25页
    3.1 我国股权众筹的监管现状第18-20页
        3.1.1 初步建立了股权众筹法律制度第18-19页
        3.1.2 经过专项整治股权众筹风险后开始了新的探索第19-20页
    3.2 我国股权众筹监管存在的问题第20-25页
        3.2.1 法律制度不健全第20-23页
        3.2.2 监管主体不明确第23页
        3.2.3 信息披露标准模糊第23-24页
        3.2.4 投资者存在保护困境第24-25页
第四章 欧美股权众筹监管法案及其经验借鉴第25-31页
    4.1 欧美股权众筹监管法案分析第25-29页
        4.1.1 美国乔布斯法案所体现的美国股权众筹的监管政策第25-26页
        4.1.2 欧洲市场上股权众筹法案政策分析第26-29页
    4.2 欧美股权众筹监管的经验第29-31页
        4.2.1 制定股权众筹相关法律法规第29页
        4.2.2 对投资者的保护不可或缺第29页
        4.2.3 制定信息披露政策第29-31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股权众筹监管的对策第31-37页
    5.1 政府的角度第31-35页
        5.1.1 解决股权众筹法律困境第31页
        5.1.2 构建完备的监管框架第31页
        5.1.3 对投融资者必要的限制第31-32页
        5.1.4 确立领投+跟投的标准模式第32-33页
        5.1.5 推行强制性信息披露第33-34页
        5.1.6 加强投资者保护第34-35页
    5.2 股权众筹平台的角度第35-37页
        5.2.1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第35-36页
        5.2.2 加强对投资者和融资者的合格审核第36-37页
结论与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及防控对策研究--基于江苏省部分数据分析
下一篇:基于改进后LFC模型的巨灾债券定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