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纳米材料与多模态影像 | 第9-13页 |
1.2.1 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多模态影像 | 第10-12页 |
1.2.2 基于发光纳米材料的多模态影像 | 第12页 |
1.2.3 构建磁共振-荧光双模态纳米探针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超小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探针的制备及表征 | 第18-34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18-20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18-19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0-24页 |
2.3.1 油溶性超小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20-21页 |
2.3.2 超小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探针的表面PEG化修饰 | 第21-22页 |
2.3.3 表征方法 | 第22-23页 |
2.3.4 铁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4-32页 |
2.4.1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及物相分析 | 第24-26页 |
2.4.2 动态光散射(DLS)水动力尺寸和表面Zeta电位评价 | 第26-27页 |
2.4.3 超小超顺磁性Fe_3O_4纳米探针的稳定性研究 | 第27页 |
2.4.4 磁滞回线的测定 | 第27-28页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 第28-29页 |
2.4.6 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 | 第29-30页 |
2.4.7 热重分析(TGA)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磁共振-荧光双模态Fe_3O_4纳米探针的制备及体外造影效果研究 | 第34-47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6-38页 |
3.3.1 双模态Fe_3O_4纳米探针的制备 | 第36-37页 |
3.3.2 不同pH条件对Cy7荧光染料偶联效率的影响 | 第37页 |
3.3.3 Cy7投料量对所制备Fe_3O_4纳米探针性质的影响 | 第37页 |
3.3.4 表征方法 | 第37-38页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3.4.1 不同pH条件对荧光分子偶联效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2 Cy7投料量对所制备Fe_3O_4纳米探针性质的影响 | 第39-40页 |
3.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的表征 | 第40-41页 |
3.4.4 双模态Fe_3O_4纳米探针的单分散性、稳定性、Zeta电位和磁学特性表征 | 第41-42页 |
3.4.5 双模态Fe_3O_4纳米探针和PEG化Fe_3O_4纳米探针弛豫特性的测量 | 第42-44页 |
3.4.6 双模态Fe_3O_4纳米探针体外荧光成像能力的评价 | 第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磁共振-荧光双模态Fe_3O_4纳米探针用于小鼠肿瘤模型的磁共振造影和活体荧光成像研究 | 第47-58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47-48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47-48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8页 |
4.2.3 实验用细胞株及动物 | 第48页 |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8-49页 |
4.3.1 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第48页 |
4.3.2 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磁共振T_1加权成像 | 第48-49页 |
4.3.3 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活体荧光成像 | 第49页 |
4.3.4 纳米探针在荷瘤小鼠皮下瘤及主要器官中的分布 | 第4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6页 |
4.4.1 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磁共振T_1加权成像 | 第49-51页 |
4.4.2 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活体荧光成像 | 第51-55页 |
4.4.3 纳米探针在荷瘤小鼠皮下瘤及主要器官中的分布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学术成果清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