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可注射性水凝胶 | 第11-20页 |
1.2.1 水凝胶简介 | 第11-12页 |
1.2.2 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3 水凝胶的形成机理 | 第13页 |
1.2.4 可注射性水凝胶的制备 | 第13-18页 |
1.2.5 可注射性水凝胶的应用 | 第18-20页 |
1.3 光动力学疗法 | 第20-31页 |
1.3.1 研究进展及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1.3.2 光动力学疗法的三大要素 | 第22-29页 |
1.3.3 光动力抗菌化学疗法 | 第29-31页 |
1.4 光热疗法 | 第31-35页 |
1.4.1 纳米材料在光热治疗领域的应用 | 第32-35页 |
1.4.2 金纳米棒的光热效应 | 第35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5-37页 |
第二章 水凝胶载体对光敏剂产生单线态氧效率的影响探究 | 第37-53页 |
2.1 引言 | 第37-3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38-39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2.3 结果及讨论 | 第42-51页 |
2.3.1 材料合成 | 第42-43页 |
2.3.2 材料表征 | 第43-45页 |
2.3.3 荧光性质探究 | 第45页 |
2.3.4 单线态氧产量评价 | 第45-46页 |
2.3.5 体外光动力学治疗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2.3.6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第48页 |
2.3.7 材料瘤内滞留和体内代谢荧光成像结果 | 第48-49页 |
2.3.8 体内光动力学治疗效果评价 | 第49-50页 |
2.3.9 组织切片结果图 | 第50-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负载光敏剂的可注射性水凝胶的光动力抗菌效果评价 | 第53-59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3.3 结果及讨论 | 第55-57页 |
3.3.1 材料合成 | 第55-56页 |
3.3.2 单线态氧产量评价 | 第56-57页 |
3.3.3 裸鼠体内PDT抗菌治疗 | 第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负载金属纳米材料的可注射性水凝胶的光热治疗效果评价 | 第59-73页 |
4.1 引言 | 第5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9-65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59-60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60-6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1页 |
4.3.1 透射电镜表征 | 第65页 |
4.3.2 光学特性表征 | 第65-66页 |
4.3.3 元素浓度测定结果及体外升温效果分析 | 第66-69页 |
4.3.4 体外光热疗法和共聚焦成像实验结果 | 第69-70页 |
4.3.5 肿瘤光热治疗 | 第70-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3-75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3-74页 |
5.2 本论文的后续工作与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9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