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邮电大楼站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方案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工程概况 | 第16-26页 |
2.1 工程概述 | 第16页 |
2.2 地形地貌条件 | 第16-17页 |
2.3 气候条件 | 第17页 |
2.4 主要工程问题 | 第17-18页 |
2.4.1 工程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差 | 第17页 |
2.4.2 本工程的重点问题 | 第17-18页 |
2.5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20页 |
2.6 水文地质 | 第20页 |
2.7 不良地质现象 | 第20页 |
2.8 周边建(构)筑影响 | 第20-21页 |
2.9 场地土的工程性质 | 第21-26页 |
第3章 邮电大楼车站基坑支护设计 | 第26-44页 |
3.1 设计概述及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 第26-30页 |
3.1.1 设计概述 | 第26-27页 |
3.1.2 基坑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 第27-30页 |
3.2 地下连续墙计算 | 第30-43页 |
3.2.1 地下连续墙计算 | 第30-38页 |
3.2.2 整体稳定计算 | 第38-39页 |
3.2.3 坑底抗隆起(圆弧滑动)计算 | 第39-40页 |
3.2.4 墙底抗隆起计算 | 第40-42页 |
3.2.5 配筋计算 | 第42页 |
3.2.6 抗倾覆计算 | 第42-43页 |
3.2.7 地表沉降计算 | 第43页 |
3.3 施工顺序 | 第43-44页 |
第4章 邮电大楼站基坑降水设计 | 第44-56页 |
4.1 邮电大楼站基坑降水方案 | 第44-46页 |
4.1.1 编制目的 | 第44页 |
4.1.2 编制原则 | 第44页 |
4.1.3 施工机械设备与材料设备 | 第44-45页 |
4.1.4 施工工艺技术 | 第45-46页 |
4.1.5 降水井点布置 | 第46页 |
4.1.6 降水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 第46页 |
4.2 降水计算 | 第46-52页 |
4.2.1 基坑内疏干井计算 | 第47-50页 |
4.2.2 基坑外降水计算 | 第50-52页 |
4.3 降水井结构 | 第52-53页 |
4.4 基坑开挖期间的排水施工 | 第53-56页 |
4.4.1 基坑内排水 | 第54-55页 |
4.4.2 地面排水 | 第55-56页 |
第5章 基坑监测 | 第56-65页 |
5.1 降水施工沉降监测监控措施 | 第56-59页 |
5.1.1 监测点的布设 | 第56-57页 |
5.1.2 沉降监测工作的实施 | 第57-58页 |
5.1.3 沉降监测周期频率 | 第58-59页 |
5.1.4 变形监测预警及处理措施 | 第59页 |
5.2 监控量测 | 第59-65页 |
5.2.1 监测目的 | 第59-60页 |
5.2.2 监测方案设计 | 第60-65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5-66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