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与恋物:当下物质书写的两种范式--以王安忆和董启章为例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绪论 | 第14-22页 |
第一节 理论界的物转向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第一章 何为格物,怎样恋物? | 第22-28页 |
第一节 格物 | 第22-25页 |
第二节 恋物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王安忆小说中的物质书写 | 第28-43页 |
第一节 《天香》中的格物与恋物 | 第28-38页 |
1.1 物质书写的空间——作为时间前史的城市风景 | 第28-33页 |
1.2 物质书写的性别——女性参与的器物美学 | 第33-36页 |
1.3 物质书写的升华——格物之理与因物缘情 | 第36-38页 |
第二节 《长恨歌》中的格物与恋物 | 第38-43页 |
2.1 从“圣物”到“日常物” | 第38-41页 |
2.2 亭子间、爱丽丝公寓和平安里 | 第41-43页 |
第三章 董启章小说中的物质书写 | 第43-55页 |
第一节 恋物之欲 | 第43-46页 |
1.1 人与物的新连结 | 第43-45页 |
1.2 物与爱欲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格物之思 | 第46-50页 |
2.1 人的“赛博格”化 | 第46-48页 |
2.2 格物中蕴涵的自然史 | 第48-50页 |
第三节 物质与空间 | 第50-55页 |
3.1 书本——精神与物质的汇集点 | 第50-53页 |
3.2 考古学、博物馆与墓碑 | 第53-55页 |
余论 董启章与王安忆的同质异构 | 第55-60页 |
结语 | 第60-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