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S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 | 第12-17页 |
1.1.1 菌种的发现 | 第12页 |
1.1.2 反应机理 | 第12-14页 |
1.1.3 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1.1.4 代谢机制研究 | 第16页 |
1.1.5 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1.2 代谢通量分析 | 第17-19页 |
1.2.1 代谢通量分析简介 | 第17页 |
1.2.2 代谢通量分析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3 代谢途径改造 | 第18-19页 |
1.3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内容 | 第19-22页 |
1.3.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3.4 课题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2.1 菌种来源 | 第22页 |
2.2 培养基 | 第22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22-24页 |
2.3.1 实验药品 | 第22-23页 |
2.3.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2.4.1 种子培养 | 第24页 |
2.4.2 发酵罐培养 | 第24-25页 |
2.5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5-26页 |
2.5.1 细胞浓度的测定 | 第25页 |
2.5.2 氮的测定 | 第25-26页 |
第三章 Diaphorobactersp.PD-7脱氮条件优化 | 第26-36页 |
3.1 温度 | 第26-28页 |
3.2 pH | 第28-29页 |
3.3 转速 | 第29-31页 |
3.4 碳氮比 | 第31-33页 |
3.5 接种量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Diaphorobactersp.PD-7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相关酶活分析 | 第36-43页 |
4.1 粗酶液提取 | 第36-37页 |
4.1.1 超声波法提取粗酶 | 第36页 |
4.1.2 粗酶提取液富集 | 第36-37页 |
4.2 酶活测定 | 第37页 |
4.2.1 氨单加氧酶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4.2.2 羟氨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4.2.3 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4.2.4 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4.3 酶活分析 | 第37-40页 |
4.3.1 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 第37-39页 |
4.3.2 pH对酶活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 酶促反应动力学 | 第40-4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基因工程及代谢通量分析 | 第43-65页 |
5.1 基因工程菌构建方法 | 第43-46页 |
5.1.1 菌种和质粒 | 第43页 |
5.1.2 构建方法 | 第43-44页 |
5.1.3 菌株DNA提取方法 | 第44-45页 |
5.1.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45页 |
5.1.5 质粒提取 | 第45-46页 |
5.2 基因工程菌构建及脱氮性能 | 第46-49页 |
5.2.1 质粒的构建 | 第46-47页 |
5.2.2 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第47-48页 |
5.2.3 基因工程菌脱氮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5.3 代谢通量分析 | 第49-63页 |
5.3.1 Diaphorobacter菌代谢信息收集 | 第50-53页 |
5.3.2 代谢通量分析 | 第53-60页 |
5.3.3 不同溶氧下氧化磷酸化和反硝化途径产能水平分析 | 第60-63页 |
5.3.4 反硝化途径增强后的产能水平分析 | 第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