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蒙汉族面孔识别本族效应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引言第10-11页
1.文献综述第11-25页
    1.1 本族效应的定义第11-14页
        1.1.1 种族的划分第11-13页
        1.1.2 民族的界定第13-14页
        1.1.3 种族和民族的关系第14页
    1.2 本族效应的普遍性第14-15页
    1.3 本族效应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1.4 本族效应相关理论的解释第16-20页
        1.4.1 接触经验理论第16-17页
        1.4.2 种族特征选择理论第17-18页
        1.4.3 认知编码理论第18页
        1.4.4 整体/部分理论第18-19页
        1.4.5 多维空间理论第19-20页
    1.5 面孔识别中的学习-再认范式第20-21页
    1.6 面孔识别本族效应的眼动研究第21-25页
2.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思第25-28页
    2.1 问题提出第25-26页
    2.2 研究构思第26-28页
3.研究一:蒙汉族面孔识别本族效应的行为研究第28-36页
    3.1 研究目的第28页
    3.2 研究方法第28-30页
        3.2.1 被试第28页
        3.2.2 实验设计第28页
        3.2.3 实验材料第28-29页
        3.2.4 实验程序第29页
        3.2.5 数据处理第29-30页
    3.3 结果第30-34页
        3.3.1 被试对不同面孔种族再认反应时的方差分析结果第30-32页
        3.3.2 被试对不同面孔种族再认辨别力的方差分析结果第32-34页
    3.4 分析讨论第34-36页
4.研究二:蒙汉族面孔识别本族效应的眼动研究第36-50页
    4.1 研究目的第36页
    4.2 研究方法第36-38页
        4.2.1 被试第36页
        4.2.2 实验材料第36页
        4.2.3 实验仪器第36-37页
        4.2.4 实验设计第37页
        4.2.5 实验程序第37页
        4.2.6 眼动数据处理第37页
        4.2.7 兴趣区域(AOI)的分析第37-38页
    4.3 结果第38-47页
        4.3.1 首次注视位置分析第38-41页
        4.3.2 首次注视时间分析第41-43页
        4.3.3 总注视时间分析第43-45页
        4.3.4 注视点个数分析第45-47页
    4.4 讨论第47-50页
        4.4.1 对面孔识别早期加工特点的讨论第47-48页
        4.4.2 对面孔识别后期加工特点的讨论第48-50页
5.总讨论第50-54页
6.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言对颜色范畴知觉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面孔旋转对注视线索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