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冰雪蓄盐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被动除冰雪技术 | 第10-12页 |
1.2.2 主动除冰雪技术 | 第12-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蓄盐集料的研发 | 第17-34页 |
2.1 蓄盐类路面除冰雪机理分析 | 第17-20页 |
2.1.1 稀溶液的依数性 | 第17-19页 |
2.1.2 蓄盐材料除冰雪作用过程 | 第19-20页 |
2.2 菱镁水泥的技术性质及改性 | 第20-29页 |
2.2.1 菱镁水泥的简介 | 第20-22页 |
2.2.2 蓄盐集料原材料及技术性质 | 第22-24页 |
2.2.3 菱镁水泥的改性 | 第24-29页 |
2.3 蓄盐集料的制备 | 第29-33页 |
2.3.1 水胶比的确定 | 第29-30页 |
2.3.2 盐掺量的确定 | 第30-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蓄盐缓释材料的盐分缓释性能 | 第34-42页 |
3.1 盐分缓释机理 | 第34-35页 |
3.1.1 盐分缓释的可行性 | 第34-35页 |
3.1.2 盐分缓释机理 | 第35页 |
3.2 盐分缓释材料的制备 | 第35-36页 |
3.2.1 原材料 | 第35-36页 |
3.2.2 缓释材料制备 | 第36页 |
3.3 缓释材料电导率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3.3.1 火山灰对缓释材料缓释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 粉煤灰对缓释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3 酸对缓释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4 有机缓凝剂对缓释性能的影响 | 第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蓄盐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路用性能 | 第42-57页 |
4.1 原材料 | 第42-45页 |
4.1.1 沥青结合料 | 第42-43页 |
4.1.2 集料 | 第43-45页 |
4.2 蓄盐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 | 第45-51页 |
4.2.1 蓄盐集料的替换量 | 第45-48页 |
4.2.2 矿料级配设计 | 第48-49页 |
4.2.3 最佳油石比 | 第49-51页 |
4.3 蓄盐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 第51-56页 |
4.3.1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第51-53页 |
4.3.2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 第53-54页 |
4.3.3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蓄盐沥青混合料除冰雪持久性能分析 | 第57-63页 |
5.1 盐分溶析试验 | 第57-59页 |
5.1.1 电导分析法 | 第57页 |
5.1.2 盐分析出量的测定方法 | 第57-59页 |
5.2 蓄盐集料替换率对盐分溶析影响 | 第59-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蓄盐沥青混合料除冰雪效果及路面经济性分析 | 第63-70页 |
6.1 蓄盐沥青混合料除冰雪性能 | 第63-67页 |
6.1.1 蓄盐沥青混合料除雪性能 | 第63-66页 |
6.1.2 蓄盐沥青混合料除冰性能 | 第66-67页 |
6.2 蓄盐除冰雪路面经济性分析 | 第67-68页 |
6.2.1 经济性 | 第67页 |
6.2.2 性价比分析 | 第67-6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