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配偶权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配偶权的界定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配偶权的概念 | 第12-14页 |
第二节 配偶权的性质 | 第14-15页 |
一、配偶权是身份权 | 第14页 |
二、配偶权的双重属性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配偶权的特征 | 第15-16页 |
一、权利的平等性 | 第15-16页 |
二、主体的对偶性 | 第16页 |
三、权利义务的对等性 | 第16页 |
第二章 配偶权的内容 | 第16-32页 |
第一节 关于配偶权内容的一般考察 | 第16-19页 |
一、国外状况 | 第16-17页 |
二、我国立法现状 | 第17-18页 |
三、配偶权内容的界定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同居义务 | 第19-24页 |
一、同居义务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同居义务的中止 | 第20页 |
三、违反同居义务的责任 | 第20-21页 |
四、婚内强行性行为的定性 | 第21-24页 |
第三节 忠实义务 | 第24-28页 |
一、忠实义务的概念 | 第24-25页 |
二、违反忠实义务的责任 | 第25-26页 |
三、“忠诚协议”的效力 | 第26-28页 |
第四节 生育义务 | 第28-32页 |
一、生育义务的概念 | 第28-29页 |
二、违反生育义务的责任 | 第29-30页 |
三、生育义务与女子生育自由的冲突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配偶权之救济 | 第32-44页 |
第一节 侵害配偶权的行为 | 第33-36页 |
一、内部型侵权行为 | 第33-34页 |
二、外部型侵权行为 | 第34-36页 |
第二节侵害配偶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36-37页 |
第三节对配偶权之民事救济 | 第37-44页 |
一、责任承担方式 | 第37-40页 |
二、损害赔偿范围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