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诉权滥用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10-20页 |
第一节 权利滥用与诉权滥用的可能性 | 第10-12页 |
一、权利滥用的性质及其判断 | 第10-11页 |
二、诉权行使的特殊性及诉权滥用的可能性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诉权滥用的比较分析 | 第12-20页 |
一、大陆法系国家对诉权滥用之界定 | 第13-17页 |
二、英美法系国家对诉权滥用之界定 | 第17-18页 |
三、两大法系诉权滥用理论的比对与总结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诉权滥用的识别及类型分析 | 第20-38页 |
第一节 诉权滥用在我国的识别 | 第20-24页 |
一、识别滥用诉权的一般标准 | 第20-23页 |
二、滥用诉权的基本类型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恶意诉讼 | 第24-29页 |
一、案例分析 | 第24-27页 |
二、恶意诉讼的成因分析 | 第27-28页 |
三、恶意诉讼的识别标准 | 第28-29页 |
第三节 诉讼欺诈 | 第29-34页 |
一、诉讼欺诈的界定和特点分析 | 第29-30页 |
二、诉讼欺诈的构成要件 | 第30-31页 |
三、诉讼欺诈的常见类型和具体情形 | 第31-34页 |
第四节 重复性诉讼 | 第34-35页 |
一、案例分析 | 第34页 |
二、特征以及危害 | 第34-35页 |
第五节 其他行为分析 | 第35-38页 |
一、为微小的利益而进行的诉讼 | 第35-36页 |
二、轻率的诉讼 | 第36-37页 |
三、对具体诉讼权利的滥用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对滥用诉权行为的法律规制 | 第38-52页 |
第一节 诉权滥用之危害 | 第38-39页 |
一、滥用诉权对诉讼主体的危害 | 第38页 |
二、滥用诉权对民事诉讼程序的危害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我国现有规范对诉权滥用的规制及其不足 | 第39-41页 |
一、关于举证期限的规定 | 第40页 |
二、关于诉讼费用承担的规定 | 第40页 |
三、关于强制措施的规定 | 第40-41页 |
四、关于债权人借由破产申请毁损债务人商誉案件的规定 | 第41页 |
五、总结 | 第41页 |
第三节 对滥用诉权进行规制的域外借鉴 | 第41-44页 |
一、各国规制滥用诉权行为的不同模式 | 第41-43页 |
二、我国的选择 | 第43-44页 |
第四节 规制滥用诉权的具体思考与设计 | 第44-52页 |
一、基于程序法的思考 | 第44-50页 |
二、基于实体法的思考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