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3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3-24页
    1.1 父亲教养方式概述第13-17页
        1.1.1 父母教养方式概念第13页
        1.1.2 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第13-14页
        1.1.3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工具第14-15页
        1.1.4 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1.2 自尊概述第17-20页
        1.2.1 自尊概念第17-18页
        1.2.2 自尊的结构第18-19页
        1.2.3 自尊的影响因素第19-20页
        1.2.4 自尊的作用第20页
    1.3 主观幸福感概述第20-24页
        1.3.1 主观幸福感概念第20-21页
        1.3.2 主观幸福感的特点第21页
        1.3.3 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理论第21-22页
        1.3.4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第22-24页
第2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4-25页
第3章 问卷编制第25-34页
    3.1 研究目的第25页
    3.2 研究假设第25页
    3.3 问卷编制第25-26页
        3.3.1 量表的理论建构第25页
        3.3.2 量表的项目来源第25-26页
        3.3.3 量表特点第26页
    3.4 问卷的预测第26-27页
        3.4.1 被试第26页
        3.4.2 工具第26页
        3.4.3 施测过程第26-27页
    3.5 统计处理第27页
    3.6 结果分析第27-34页
        3.6.1 项目分析第27页
        3.6.2 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7-29页
        3.6.3 因素的维度确立和命名第29-30页
        3.6.4 修订后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30-34页
第4章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特点研究第34-45页
    4.1 研究目的第34页
    4.2 研究假设第34页
    4.3 研究方法第34-35页
        4.3.1 被试第34-35页
        4.3.2 研究工具第35页
        4.3.3 统计处理第35页
        4.3.4 研究程序第35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5-43页
        4.4.1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第35-36页
        4.4.2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第36-37页
        4.4.3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第37-38页
        4.4.4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在父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分析第38-41页
        4.4.5 各变量对父亲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分析第41-43页
    4.5 小结第43-45页
第5章 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45-51页
    5.1 研究目的第45页
    5.2 研究假设第45页
    5.3 研究方法第45-46页
        5.3.1 被试第45页
        5.3.2 测量工具第45-46页
        5.3.3 施测过程第46页
        5.3.4 统计处理第46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5.4.1 高中生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第46-47页
        5.4.2 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第47页
        5.4.3 父亲教养方式各维度对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第47-50页
    5.5 小结第50-51页
第6章 讨论第51-59页
    6.1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问卷的编制第51页
    6.2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特点分析第51-55页
        6.2.1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第51-52页
        6.2.2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第52页
        6.2.3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第52-53页
        6.2.4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在父亲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分析第53-54页
        6.2.5 各变量对父亲教养方式的交互作用分析第54-55页
    6.3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讨第55-57页
        6.3.1 高中生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基本情况第55页
        6.3.2 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主观幸福感间的相关分析第55-56页
        6.3.3 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讨第56-57页
    6.4 研究展望第57-59页
        6.4.1 研究创新第57页
        6.4.2 研究的不足第57页
        6.4.3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57-59页
第7章 研究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附录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克里姆特绘画风格研究
下一篇:战后美日贸易摩擦分析